菏泽日报20190515期 第A1版:头版

第A1版:头版

下一版>

日期:[2019年05月15日] -- 菏泽日报 -- 版次:[A1]

耕耘在希望的田野上

—— 单县推进乡村振兴侧记
湖西之野,田园美如画,村风民风和谐,欢乐劳作的笑声充盈耳畔。
   近年来,单县抢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机遇,通过因地制宜开展垃圾分类、乡村夜话、敬老饺子宴等创新活动,把乡风文明、乡村治理、农村环境整治有机结合起来,广大农村面貌和群众精神风貌发生了可喜变化,形成了乡村振兴的“单县模式”。
   初夏时节,行走在湖西大地上,水净、村美、民富,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美好图景徐徐展现,希望的田野上释放着乡村振兴的无限动能。
  “乡村夜话”,“话”出发展新气象
   回想起去年10月22日晚上的一幕幕,单县高老家乡张武楼村村会计郑和强仍兴奋不已。
   当晚,在张武楼村群众服务中心大院内,郑和强与村干部、村民代表围坐在单县县委书记穆杰身边,家长里短、发展建议、政策落实,大家摆、大家议,朗朗的笑声不绝于耳。
   “那天‘夜话’,穆杰书记与大家围坐一起、促膝畅谈,耐心细致地解答群众关心的问题,认真记录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谈论之间,他还不时与群众交流。随后,穆杰书记就实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等热点话题,用简洁明快、通俗易懂的语言向乡亲们阐明讲述。经过1个多小时的畅谈,解开了群众的疑惑,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和交口称赞。”郑和强告诉记者。
   “听了穆杰书记的讲话,我对乡村振兴有了更深的认识,也相信我们村一定能够实现乡村振兴。”参与当晚活动的村民陈兴梅说。
   郑和强说的“夜话”,是单县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的“乡村夜话”活动。
   “40多年前,鲁西南地区农村群众就有在夜晚聚在一起‘拉呱说事’的习惯。我们重拾这一传统,由镇村干部组织村民利用晚饭后的时间,开展‘乡村夜话’,围绕村内具体事务,共同商量解决办法。村夜话,由‘单向听’变‘双向说’,由‘被动知’变‘主动做’,群众不会忌惮‘该说不该说’,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为本村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穆杰告诉记者。
   “乡村夜话”奔着解决实际问题而开,村民发言说的都是响当当的真话,讲的都是沉甸甸的问题,提的都是实打实的建议。在单县黄岗镇李六村的 “乡村夜话”上,有村民提出打通“竹节沟”问题,村干部争取大家意见后,现场承诺办理时限,第二天就组织群众义务疏通了田边沟渠,解决了困扰多年的农田防汛排涝问题。
   “‘乡村夜话’听民声、解民事、聚民心,汇集众智、易于推行、效果良好,不仅成为村两委同群众商量大情小事、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途径,而且激发了村民的 ‘主人翁’意识,有效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同时,‘乡村夜话’开通了社情民意的‘直通车’,架起了党群干群的‘连心桥’,有效提升了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为基层治理探索出了一剂良方,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向心力。”单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李磊表示。
  敬老饺子宴,让爱在乡村涌动
   在单县龙王庙镇刘土城村,所有人都知道已年逾花甲的靳昌启是贫困户,日子过得紧巴,“一块钱恨不能掰成十瓣去花”。
   然而,就是这个在村子里存在感很低的老汉,在去年却做了一个令全村人刮目相看的事儿——掏出不知攒了多久的200元钱,和村子里的其他三个人合伙办了一场敬老饺子宴。
   “200块钱对普通人来说,可能不算多大的数字。可是,对本身就是贫困户,且收入主要靠干体力活的老靳来说,不算小数目。”刘土城村党支部书记刘洪启说。
   单县是“中国长寿之乡”,自古就有“学善、从善、扬善”的传统美德,与人为善、崇德向善、以善为美等“孝善文化”源远流长。爱心群众聚在一起包饺子,老人们聚在一起吃饺子,这样的活动,在刘土城村已经连续举办了多届。饺子宴由村孝善敬老理事会主办、村民自愿承办,每月大多固定农历初九这一天,组织全村70岁以上的老人免费吃饺子,举办一次的费用几百元至一千元不等,不少在村的留守妇女都义务帮厨,体现自己的爱心。孝善敬老理事会面向社会爱心人士募集善款,设立专门基金,专款专用,同时村里有孝心的致富能人也可自愿承办敬老饺子宴。 (下转第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