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日报20190918期 第A6版:人文菏泽

第A6版:人文菏泽

下一版>

<上一版

日期:[2019年09月18日] -- 菏泽日报 -- 版次:[A6]

重访黄河“豆腐腰”

在举国欢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前夕,我又来到了山东省东明县黄河高村险工河段。
   黄河出山涧,经盆地,蜿蜒东流,穿越黄土高原时挟带大量泥沙,进入中下游平原地带不断沉积,河床不断增高,形成高出两岸的“地上河”。主流在漫流区游荡、摇摆、泛滥、决溢、迁徙、改道的剧烈程度,在世界上堪称独一无二。主河道进入东明县地域后,河道突变宽,两岸无山,广袤平原,一望无际,土质松软,是洪水最易冲刷、最易决口、最易改道泛滥成灾的危险河段。黄河被称为“铜头铁尾豆腐腰”,因此,高村险工河段便是“豆腐腰”中的“豆腐腰”。
   1948年夏,我党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正以催枯拉朽之势,横扫蒋家王朝。由于黄河归故不久,高村险工的堤坝又年久失修,獾狐穴居,蝼蚁筑巢,风侵雨蚀,再加上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军队的肆意破坏,堤坝早已支离破碎,残缺不全。陷阱洞穴处处皆是,弹坑残堡遍布堤坝。洪峰一来,堤坝四处渗漏,险情百出,防不胜防。6至8月间,大河在对岸青庄坐弯。大水集中,险洪恶浪似脱缰的野马,气势汹汹,直逼高村险工河段。造成高村十几座大坝连连塌陷,形势十分危急。敌军为破坏险工,妄图以水代兵,水淹解放区,便派飞机对高村险工进行轮番轰炸,日夜不停。抢险员工在县长梁子庠的率领下,冒着敌机的狂轰滥炸,舍生忘死,日夜抢修堤坝,推枕筑埽,加固堤防。驻菏泽敌68师又出动一个团的兵力偷袭险工,致使手无寸铁的抢险员工被迫撤到黄河北岸。敌军占领险工后,疯狂破坏险工工程。他们割断绳缆,放火烧掉抢险用的料物,严刑拷打参加抢险的民工,造成坝埽相继出险。我人民解放军一举驱逐了破坏险工的敌军,危在旦夕的险工,又重新回到人民的手中。这时,大堤已被洪峰大溜淘刷去了三分之二,堤顶只剩下一米多宽了。如果黄河从这里决口,整个鲁西南和江淮一带,转眼就会变成汪洋一片。无情的洪水就会直接威胁津浦、陇海两条铁路运输线。就在这重要关头,党中央领导非常重视高村抢险,指示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死守黄河大堤。黄委主任王化云、五专区副专员郭心斋、黄河修防处主任韩培成、副主任张建斗、五地委副书记逯昆玉、兵站司令王子平、行署副主任韩哲一等,冒雨亲临抢险第一线,坐镇指挥抢险。当时,紧急动员黄河两岸12个县30多万民工、日工参加抢险,送物送料。经过70多个日日夜夜血与水的搏斗,黄河大堤终于转危为安。在这次大抢险战斗中,先后有52名抢险员工献出了宝贵生命。为纪念这场惊心动魄的抢险战斗,缅怀烈士,40年后,一座白色纪念塔碑在这里巍然屹立。这座用鲜血和生命铸成的丰碑,记载着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战胜蒋、黄的辉煌历史,光照人间,彪炳千秋。
   光阴荏苒,弹指一瞬,转眼70个春秋过去,这里发生了巨大的变迁。如今,这里的大堤不仅加高加宽,是旧堤的几十倍。背河已经吸取黄河中的泥沙淤了背,堤顶宽处足有百十米,真可谓铁堤、金堤也!这里的几十座大坝,早已不见杨柳做埽护坝,全部用石头硬化了起来。70年来,这里经历了10多次较大险洪恶浪的袭击,然而,却没有再现险情,确保了黄河安澜。远眺堤外田野,看树树绿,看地地翠,看水水秀,看果果红,看人人美。看村落楼房,鳞次栉比,欣欣向荣。历史上留下来的那些盐碱沙荒不毛之地,早已被越堤引黄闸引出的金灿灿的黄河水,淤成了肥沃的良田,黄河又给这里的人民带来了欢乐和幸福。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昔日三年两决口的害河,才变成了造福于人类的利河,创造了史无前例的人间奇迹。
   如今,虽说光风霁月,盛世太平。高村险工仍然是“豆腐腰”河段险中之险,防险中的重中之重。人民期盼小浪底工程输水冲沙,拉低河床,屡见成效;人民期盼黄河中上游多种草,多植树,锁沙固土,控制水土流失,还母亲河清丽的姿容,让母亲河早日清澈碧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