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4年05月24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13]

学校买了个博物馆

去年十一月,我的电子邮箱里忽然收到了一封来自校长的邮件。点开一看,发现我们学校同当地的亚太博物馆展开了“友好合作”。说是说友好合作,仔细一看学校的名字已经加在了博物馆的前面。据《洛杉矶时报》报道,学校的一位副校长曾表示,从第二个月起,博物馆的管理将完全由学校控制——这不等于学校“友好收购”了这个博物馆嘛!
   至于合作的原因,校长发的邮件中写道此举可增强学校六个艺术学院以及历史、东亚语言文化和宗教三个部门的学术性和创造性,同时还可以提高学校有关博物馆研究和管理的相关项目。“收购”后,博物馆仍然将作为美国为数不多的专注于亚洲及太平洋岛国文化与艺术的博物馆。
   乍一看,双方的理由似乎都很高大上。可仔细想想,就能发现对于两者来说,这个合作都有着更为现实的意义。
   这要从美国博物馆的经营方式说起。在美国,许多博物馆都是由一或多位收藏者为展出自己的收藏品而私人建立的。这个亚太博物馆就是其中之一,由两位收藏亚洲艺术作品的收藏家于1924年建立。
   博物馆除了日常展览和特殊展览外,还有许多教育性质的活动,比如现在正在进行的关于“丝绸之路”的自学项目。参观者可以在网上下载自学大纲,然后在参观时回答问题,更加留意相关展品,而完成所有课程并且得到一定分数就可以得到礼品。除了这种每月变化的主题活动,博物馆每周还有常规的书法国画或日本俳句等的教学。
   这些课堂收取一定费用来支撑博物馆的开销。但这只是九牛一毛,维护博物馆的开销十分巨大,据《洛杉矶时报》的数据,2011年亚太博物馆的总开销高达170万美元,但仅收到不到100万美元的捐赠。这样下去博物馆将难以为继。
   于是博物馆主动找上了学校,一是学校短期内能够提供一定的经济资助来维持博物馆的运营,二是日后学校能够帮忙寻找博物馆的长期资助基金。至于为什么找上了我们学校,我想一是看中了一直以来学校对于亚洲艺术文化研究的兴趣,二是想要得益于学校强大的校友网络及近年来数量庞大的捐赠资金。
   这种“友好收购”,对于博物馆是要紧的经济利益,对于学校则有更多的无形资产。能够“拥有”一万多件展品,对于学术研究是一个极大的优势。另一方面,麾下有一个博物馆,学校在谈论自己对于环太平洋文化圈重视时,无论是物质上还是文化上,腰杆子都能硬上不少。
   不过这个博物馆对于我这种不学亚太文化的人来说,有点像鸡肋了。虽说学生进去博物馆不用掏10美元的门票钱,可这个博物馆离学校太远了,到现在我都没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