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4年10月17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11]

挑水夫

从前用水必须用井绳吊着木筲,从井中打出来,再用扁担把两筲水挑回家去。那木筲是把一块块木板用三道铁箍箍成的,筲底镶一块圆木板,上口两侧钉铁鼻,铁鼻装铁袢。木筲高约40厘米,直径约30厘米。两只木筲加上水足有50公斤重。加之水井又远,因而挑水是非常吃力的活,非壮汉不能为之。挑水也有技巧,会挑的一步一颤,脚步与扁担颤动的频率十分协调;不会挑的,步伐与扁担颤动不协调,筲里的水老往上蹿,担到目的地,一筲水只剩下了半筲。
   旧时的贫民为了养家糊口,又无别的本事,只好为茶炉挑水。每天早起晚归,直累得肩疼腿酸。挑一担水,主家发给一个纸牌,晚上按牌数发给工钱。一天下来所挣寥寥无几。上世纪六十年代,有了胶轮地排年,挑水夫就在地排车上装一个铁桶,一桶可盛一缸水,这样拉水就省力多了。
   现在都用上了自来水,起码也要打个手压井,挑水夫自然也都改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