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5年01月05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5]
又有20余棵行道树被钉上“大金袍”
商家破坏树木做宣传;园林监察部门将对责任人进行处罚
树上的书钉被钉上黄布的行道树
本报1600000热线消息(记者 建国 见习记者 董慧)1月4日上午,市民冯先生致电牡丹晚报新闻热线反映,在市人民路公园一号小区附近数十棵行道树被一商家钉上了“大金袍”,不仅影响市容市貌,而且对树木造成毁坏。牡丹晚报记者获悉,半个多月前,该路段附近的50余棵行道树也被同样的方式所破坏(本报2014年12月15日6版曾做报道)。
1月4日11时30分许,牡丹晚报记者赶到冯先生反映的地段,看到被钉上“大金袍”的行道树位于菏泽双河立交桥南侧路东的非机动车道上。记者注意到,每个“大金袍”都有两米多长,被数不尽的书钉牢牢地钉在了行道树上。
对此,每天在此经过的市民贾先生气愤地说:“好好的行道树,却被附近商家钉上了大黄布,对树木肯定有很大伤害,这种行为真是‘损树利己’啊!相关部门应该好好管一管。”
牡丹晚报记者就此问题联系了菏泽开发区园林管理处。该单位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山东省城市绿化管理办法》规定,任何个人或单位损坏树木花草,要处以赔偿费1至3倍的罚款。园林监察部门将就此事展开调查,尽快拆除钉在行道树上的“大黄袍”,并将对有关责任人进行严厉处罚。
大雾、高温、雷电、暴雨、寒潮,去年五大恶劣天气袭菏泽
一年发布32次灾害天气预警信号
本报讯 (记者 姜培军)市气象部门灾害天气预警资料显示,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我市共发布32次灾害天气预警信号,大雾、高温、雷电、暴雨、寒潮等五大恶劣天气影响我市。
我市秋季和冬季易发大雾,夏季易发高温、雷电和暴雨,冬季易发寒潮降温天气。市气象部门公布的灾害天气预警资料显示,我市2014年共发布10次大雾预警信号,多发生在秋季、冬季和春季;5次发布高温预警信号,集中在五六七月份;8次发布雷电预警信号,多集中在夏季;2次发布暴雨预警信号,发生在夏季;1次发布暴雪预警信号,发生在2月份;2次发布寒潮预警信号,发生在冬春季节;此外,还有3次由于降水低温引发的道路结冰预警信号,均发生在2月份;1次发布大风预警,发生在10月份。从时间段来看,自然灾害多集中在7月份,市气象台当月共发布8次灾害天气预警信号,主要为暴雨、雷电和高温。
据了解,我市属于气象灾害相对多发地区。资料显示,我市平均每年发生暴雨2.3次,平均每年出现大雾天气的天数为24天。从常年天气情况看,我市降水量不能满足农作物需求,且有逐年减少的趋势。然而,由于降水在时间和地域上的不均,有时也造成洪涝灾害。为有效应对气象灾害,市气象部门目前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气象预警信号发布机制,通过媒体及时发布预警信号,以增强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提高公众的自救、互救能力。
本报1600000热线消息(记者 建国 见习记者 董慧)1月4日上午,市民冯先生致电牡丹晚报新闻热线反映,在市人民路公园一号小区附近数十棵行道树被一商家钉上了“大金袍”,不仅影响市容市貌,而且对树木造成毁坏。牡丹晚报记者获悉,半个多月前,该路段附近的50余棵行道树也被同样的方式所破坏(本报2014年12月15日6版曾做报道)。
1月4日11时30分许,牡丹晚报记者赶到冯先生反映的地段,看到被钉上“大金袍”的行道树位于菏泽双河立交桥南侧路东的非机动车道上。记者注意到,每个“大金袍”都有两米多长,被数不尽的书钉牢牢地钉在了行道树上。
对此,每天在此经过的市民贾先生气愤地说:“好好的行道树,却被附近商家钉上了大黄布,对树木肯定有很大伤害,这种行为真是‘损树利己’啊!相关部门应该好好管一管。”
牡丹晚报记者就此问题联系了菏泽开发区园林管理处。该单位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山东省城市绿化管理办法》规定,任何个人或单位损坏树木花草,要处以赔偿费1至3倍的罚款。园林监察部门将就此事展开调查,尽快拆除钉在行道树上的“大黄袍”,并将对有关责任人进行严厉处罚。
大雾、高温、雷电、暴雨、寒潮,去年五大恶劣天气袭菏泽
一年发布32次灾害天气预警信号
本报讯 (记者 姜培军)市气象部门灾害天气预警资料显示,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我市共发布32次灾害天气预警信号,大雾、高温、雷电、暴雨、寒潮等五大恶劣天气影响我市。
我市秋季和冬季易发大雾,夏季易发高温、雷电和暴雨,冬季易发寒潮降温天气。市气象部门公布的灾害天气预警资料显示,我市2014年共发布10次大雾预警信号,多发生在秋季、冬季和春季;5次发布高温预警信号,集中在五六七月份;8次发布雷电预警信号,多集中在夏季;2次发布暴雨预警信号,发生在夏季;1次发布暴雪预警信号,发生在2月份;2次发布寒潮预警信号,发生在冬春季节;此外,还有3次由于降水低温引发的道路结冰预警信号,均发生在2月份;1次发布大风预警,发生在10月份。从时间段来看,自然灾害多集中在7月份,市气象台当月共发布8次灾害天气预警信号,主要为暴雨、雷电和高温。
据了解,我市属于气象灾害相对多发地区。资料显示,我市平均每年发生暴雨2.3次,平均每年出现大雾天气的天数为24天。从常年天气情况看,我市降水量不能满足农作物需求,且有逐年减少的趋势。然而,由于降水在时间和地域上的不均,有时也造成洪涝灾害。为有效应对气象灾害,市气象部门目前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气象预警信号发布机制,通过媒体及时发布预警信号,以增强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提高公众的自救、互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