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5年01月07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19]

火火的生态农业

近日,走进鄄城大地,让人真切地感受到该县生态农业的大推广、大实践和现代农民的新观念、新思想、新变化。
   “老周,在哪个大棚里忙活?”2014年12月28日,鄄城县蔬菜办农艺师李修燕刚走到旧城镇西周楼村蔬菜大棚区,就喊了起来。“在北面这个大棚里,客户等着要菜哪!”蔬菜种植户周登勤答道。西周楼村是个蔬菜专业村,周登勤种植了两个蔬菜大棚。“这些大棚成了我们的‘摇钱树’。”周登勤说。
   近年来,鄄城县农信社支持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大棚蔬菜生产。县里积极与一些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攀亲结缘”,并从河南、天津等地引进了市场上俏销的朝天椒、七彩椒、以色列黄瓜等名优特蔬菜新品种,一大批先进技术也在蔬菜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据李修燕介绍,目前,全县已推广菠菜10000余亩、芹菜2000余亩、豆角1000余亩、大白菜1500余亩,已有4个农产品生产基地9种产品通过无公害认证。
   在临濮镇北董庄村董学华的斗鸡养殖场里,董学华正忙着给斗鸡喂食。这个40多岁的汉子,个头不高,开饭店已有20个年头。前几年,他承包了村里的40亩破窑场,经过整平复耕,种上了海棠树、白蜡树,并在树下养起了斗鸡。他告诉笔者:“我养的斗鸡,全部喂原粮,没有一点添加剂,是纯天然的,这些鸡长成得七个多月。” “斗鸡蛋销路还可以吧。”“还可以。有些客户来场里要鸡蛋,有的是来挑选斗鸡。我还有个饭店,炒斗鸡也是我的拿手菜,不愁斗鸡没有销路。”董学华说。为了扩大斗鸡养殖规模,他成立了“鄄城县学华斗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吸收养殖户入社。
   近年来,鄄城县农信社以扶持畜产品为重点,增加对林下养殖户的贷款投入。同时,县里对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定向发展的养殖基地、定单畜禽,与农户、企业签订担保协议,促进了林下经济健康发展。目前,全县发展林下养禽400万只、养羊90万只、养猪40万头。
   “我养的甲鱼个大、颜色正、味道鲜美,深受百姓的喜欢,销量还可以。”近日,临濮镇户屯村石鸿建说。为了降低甲鱼养殖成本,石鸿建投资二十多万元,建起了甲鱼孵化温室。去年,石鸿建繁育稚鳖4万只,育甲鱼苗3万只,放养甲鱼苗种1.4万只。利用黄河水养甲鱼,实现了他的致富梦。
   近年来,鄄城县农信社积极支持养殖户从事生态养鱼,县里实施鱼技推广责任制,每个鱼塘都有专门负责的技术员,为养殖户从事生态养鱼提供技术支持。同时,该县通过渔业协会的牵线搭桥,积极联系外地水产市场,打开市场销路,解决养殖户的后顾之忧。去年,全县完成鱼类放养面积3.1万亩,完成植藕面积2.7万亩,水产总产量9953吨,实现渔业总产值1.65亿元。
  傅成银 张国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