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5年03月19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16]

“亲戚骗子”落网记

日前,通过在集市上“搭讪认亲”的方式行骗老人的汪某,因涉嫌诈骗罪被牡丹区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
汪某通过“搭讪认亲”取得老人信任后,多次以做生意为由先后骗取老人2万余元。骗子落网后,老人方得知自己上当受骗,后悔不已。牡丹区民警提醒广大市民,当陌生人以亲戚名义套近乎时,请立即与您的亲人联系确认是否属实。如发现可疑情况,请尽快向警方报案。
  集市认亲,天降“侄女婿”
   2014年8月份,家住牡丹区胡集镇某村的李老太在集市上碰到一中年男子。该男子自称汪某,见到李老太便热情地打招呼:“姑姑,你赶集呢?”李老太看着面前的陌生男子问道:“你是谁,我不认识你?”汪某看到李老太有些疑惑,赶紧自我介绍道:“我是小兰的丈夫,你的侄女婿!你忘啦?”并热情地邀请李老太到家里吃饭。看到汪某对自己如此热情、如此亲近,李老太便打消了心中的疑虑,赶紧婉言拒绝。见李老太相信了自己,汪某便声称自己在做生意急需用钱,想向她借些钱。李老太对汪某说:“我年龄这么大了,出来赶集,身上没有带钱啊!”汪某赶紧说没关系,并当场记下了李老太的手机号码。
  毫不设防,老太被忽悠
   自从集市回来后,李老太便接到了“侄女婿”汪某的电话:“姑姑,我做玉米生意需要钱。你借给我一百,我给你一天涨三百元的利润。要是骗你,我不得好死。”李老太考虑到汪某和自己是亲戚,又发了毒誓,还能从中获得很高的利息,便答应借钱给他。李老太从自己家中偷偷拿了老伴打工挣来的400元钱,然后又从邻居、亲戚处借来2600元。
   通过电话,汪某得知李老太答应借给他3000元钱,高兴不已,并让李老太到村头的大桥附件等他。汪某赶紧搭乘出租车赶到指定地点,见到了早已在此等候的李老太。李老太要求汪某打借条。汪某却告诉她说:“姑姑,不用打条,我不会骗你的。要是骗了你,我不得好死。你别把这件事情给你的家人说。如果家里人知道你借给我钱,可能会埋怨你!”感到汪某说的真诚且也很有道理,毫不设防的李老太便将3000元钱当场交给了他。
   从此,汪某便以做生意急需用钱为由,多次向李老太借钱。李老太一次次地被汪某的花言巧语骗过,并主动到邻居、亲戚等处借钱,然后再亲自交给汪某或直接将钱打到汪某的银行卡上。每次几百元、上千元不等,先后借给汪某达2万余元。
  发现被骗,儿子急报案
   2014年年底,李老太在外地打工的儿子回到家里,发现家里多了一些可疑的汇款单据,收款人都是汪某。李老太的儿子并不认识汪某,便拿着汇款单据找李老太问个究竟。在儿子的追问下,李老太终于将如何在集市上认识的汪某、并多次借钱给汪某的经过告诉了他。得知母亲多次借钱给汪某但从来没收到过汪某的还款,李老太的儿子感到十分可疑,怀疑李老太可能上当受骗了,便立即赶到菏泽市公安局牡丹分局胡集派出所报案。
   详细了解情况后,派出所民警告诉李老太的儿子,李老太可能上当受骗了,汪某可能还会向李老太借钱。但是,为了不打草惊蛇,民警让他先回去,不要声张,让李老太继续和汪某保持联系。
  “守株待兔”,民警抓现行
   2月3日中午,李老太果然又接到了汪某的电话:“姑姑,我在外地拉鱼呢,钱不够,你手里有钱吗?借给我1000元。”李老太告诉汪某说:“我身上一分钱也没了,都借给你了。”感到对方不想再借钱给自己,汪某立即说:“你再借给我1000元。我下午就还给你,再给你送10万元。把你所有的账都还完。”听到对方如此说,李老太决定向邻居再借1000元给汪某,并答应汪某第二天来拿钱。
   第二天上午12时许,汪某乘坐出租车如期来到李老太的村头。不料还没拿到钱,就被早已埋伏在附近的民警抓获。
   目前,汪某因涉嫌诈骗罪被牡丹区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通讯员 马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