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5年05月09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8]

亲,来和“国学”握个手

——菏泽国学经典读书会侧记
□ 记者 海想
   5月5-6日,历时两天的菏泽国学经典读书会在菏泽市牡丹区旺子学校礼堂举行。
   5日上午,阳光普照,礼堂内座无虚席,暖意融融。志愿者有序引导前来听课的市民入座,并赠发给笔记本、笔和学习资料。主席台上悬挂着孔子绣像,所讲内容《大学》两个字清晰地打在前面的屏幕上。中国教育电视台的两个记者正专心致志地录影。
   8时许,菏泽市传统文化促进会会长韩中光发表热情洋溢的致辞,欢迎王西胜老师来到家乡“讲经布道”。随后,王西胜走上讲台,向大家行拱手礼,一曲2000多年前的古风从他的嘴里娓娓道来。
   王西胜,成武人,广东省蓝态幸福文化公益基金会特聘讲师、山东橘颂归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文化顾问。这次是应菏泽市传统文化促进会的邀请专程来菏泽讲学,普及国学传统文化知识。菏泽市牡丹区旺子学校、山东橘颂归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给予了此次活动大力支持。
   在历时两天的讲座中,王西胜为大家讲述了我国传 统 文 化 中 的 重 要 经 典《大学》。他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社会当前实际讲述了学习、继承、发扬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对《大学》中的“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一观点进行了通俗易懂的解读,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和具体实施办法加以阐述和指导。王西胜的讲解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把深奥的道理融入到现实生活中,将优秀的传统文化春风化雨般悄 悄 播 撒 到 听 课 者 的 心中。
   菏泽瑞璞牡丹产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庞志勇对国学文化情有独钟,在听了之后深有感触,他说:“我国的儒家文化源远流长,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今,那些教人做人、教人明理的道理一点也不过时。”菏泽市牡丹区旺子学校校长李旺是国学忠实的传承者,全国各地学习国学,对这 次 活 动 提 供 了 很 多 帮助。无偿提供会场、与会人员午餐,中间还有茶水和水果,让人感到家的温馨,他无意中的这些举措成了践 行 传 统 文 化 的 最 好 注脚。从2012年开始,他还把传统文化教育带进他所经营的旺子中学,在教师和学生中间普及儒家经典及传统理念、礼仪,学风、校风为之一变。
  编后语:
   通常人们认为“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是《大学》的“三纲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大学》的“八条目”。而王老师认为这是一种误读,实际上“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并不是互相并列的三件事,而是为了达成“大学之道”这一终极目标所须采取的三个逐层递进、越来越具体而微、越来越落地生根的操作方法。“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揭示了领悟“大学之道”必须以修心重德为根本;“在明明德,在亲民”,揭示了修德必须以奉献爱心(仁者爱人)、为他人和社会创造价值为基础,大爱培补形成真正的大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揭示了献爱心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全面落实五伦关系的过程。离开了具体的现实生活、工作、学习、休息、待人、处事、接物,一切爱心、德行与大道都将成为空谈。
   同样地,“格致诚正修齐治平”,也不是互相并列的八件事,而只是“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一件根本大事在不同层面的体现。“格致诚正”,是修身的内在功夫(内圣);“修齐治平”,是修身之内功有成所自然显现出来的正己化人之效果(外王)。
   厘清圣贤经典中容易被误读误解的内在关系,才能有效地将修身修心修德正身悟道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地统一起来,遵循“古为今用”的宗旨,助力“中国梦”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