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5年08月25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14]

信使的使命和信念

□莫小米
   信使是一个伟大的职业。他们不辞辛苦,独自奔波在漫漫长途,为着一份秘不示人的使命。
   在古代,信使是一个伟大的职业。他们不辞辛苦,独自奔波在漫漫长途,为着一份秘不示人的使命。
   他们的个人安危,与这封信的重要程度成正比,有人要设法拦截,一不小心,信使就人间蒸发了。
   这一封信,有多重要?
   英国冒险家、商人约翰·纽伯莱首先领受了任务,小心翼翼地藏好这封信,率船队扬帆远航。他当然只能坐船,那是16世纪,甚至连苏伊士运河都还没有。他从本土出发,绕过整个非洲大陆,来到印度西岸的果阿邦。
   可怜的约翰·纽伯莱,还没来得及欣赏美丽的热带风光,还没来得及品尝奇异的水果,就被葡萄牙人囚禁起来。他的使命止步于那里。目的地中国,遥不可及。
   第二次携信出发的是商人理查·阿伦,更加不幸,喜怒无常的大海戏弄了他的商船,致使中途触礁,第二位信使葬身海底。
   17世纪初,同样内容的信第三次试图传递,由东印度公司商人尼古拉·道通担任信使。他与约翰·纽伯莱一样,取道好望角,将这封信带到了印尼爪哇岛最西部的万丹,在那里找遍了所有的中国人,没人敢翻译和呈送这封重要的信件,因为按照当时天朝法律,私通外国,罪不容诛。于是又一次搁浅。
   是绝望了呢,还是别的原因,此后信使不再来,发信人的热切期望,收信人一无所知,致使历史改变了走向。
   但这封信,最终还是抵达了,在将近四个世纪之后。
   飞机降落在北京,这次的信使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将那封在大英博物馆收藏了数百年之久的信件面交中国国家领导人。
   原收信人,是万历皇帝。信的内容,是“输出吾人富有之物及输入吾人所需之物”,通商也。
   比所有的穿越剧还要穿越吧。穿越时空而来的,不仅仅是远隔重洋的国与国之间的打量、较劲、握手言欢伴随的心机,对于我们小百姓来说,更感慨的是信使们九死一生的使命和信念,在轻点鼠标就可以传递一封信的今天,我们终于轻松抚平了他们的懊丧和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