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5年09月14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10]
根据地
“文武双攻”惹恼了敌人。1947年2月17日早晨,早饭刚做好,第五军一个营的兵力,从龙王庙出发,向武工队驻地刘新庄合击而来,等到哨兵跑回报告时,敌人已逼近村边了。武工队未来得及站队,枪声就响了,队长喊了声“快!分散向南突围”,武工队快速向黄河故道小堤子方向跑去。敌人鸣枪追击了二三里路。报社的杨步胜被第五军的士兵用美国的子弹打穿了腹部,连皮带、子弹带都打穿了,鲜血染红了衣裤。这也是报社握笔杆的编辑第一次负重伤。当晚,大家把杨步胜送到尤庄一家农民家里去养伤。
杨步胜养伤的这家农民姓黄,当时有五口人。黄大爷和他老伴、儿子和儿媳,还有一个十八九岁的闺女。他家当时有四五十亩地,生活算是富裕。在那兵荒马乱、敌人占领城镇、我军处于劣势的情况下,敢于收容一个八路军的伤员,是不简单的。
杨步胜养伤住在他们的西屋,用麦草垫起的一个床,非常软和暖,黄大爷白天夜里陪着他。有一次,听说敌人来扫荡,黄大爷就用手推车推着杨步胜到他亲戚家躲了几天。为了应付敌人,黄大爷给杨步胜起了个名字叫黄进喜,说是他二儿子。
因朝夕相处,黄大爷对杨步胜好像有一种特别的亲近感。在闲谈中几次问杨步胜结婚了没有,杨步胜都以战争期间不考虑个人问题敷衍过去。后来他通过另外一个姓李的大娘向杨步胜转告他女儿对杨步胜的好感。李大娘说,东家的大闺女很喜欢你。当你同他父亲闲聊时,她在屋外边听。当听到你家是读书世家时,她很崇拜,说她家没有一个读书的,都是文盲,她想请你教她读书识字。杨步胜知道她的用意,但他想战争是残酷的,不知哪一天就要牺牲,不要给人家姑娘家带来不幸。他拒绝了。但是,姑娘仍继续追求,通过李大娘,今天送双袜子,明天送块烤白薯。不论她如何追求,杨步胜感激老百姓的真情却丝毫不敢动摇,见面时,仍像以前一样,作为一个小妹妹对待。
夜里辗转反侧,杨步胜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茅屋草舍暂栖身,
敌后养伤尤庄村;
一日三餐床前送,
黄家待我情意深。
忽报敌人来“扫荡”,
房东推我赴他乡;
待到敌军回城去,
返回尤庄再养伤。
远离部队换药难,
伤口化脓受熬煎;
房东四处买草药,
熬水清洗顿消炎。
黄家有女十七八,
端庄秀丽一枝花;
大爷有意许配我,
婉言谢绝负了她。
想起战友战沙场,
威震湖西美名扬;
待到伤口痊愈后,
重上战场手握枪。
杨步胜回武工队的前一天,黄大爷安排了一顿好饭,他把全家人都叫来一起吃饭。姑娘以泪惜别。
1993年4月,已在贵州工作近五十年的杨步胜去菏泽参加牡丹花会时,抽时间到了单县去寻找这位房东。单县杨副县长陪杨步胜找了几个村庄,都没找到。
这是杨步胜一生的遗憾!他对陪同的人说,估计,黄大爷、黄大娘已经去世,他的儿子大约也有八十多岁,那个小妹妹也有六十多岁了。不知今生今世还能见到他们么?
1947年的7、8月份,湖西局面大大好转了,党、政、军各方面各自回到原来的地区和岗位,逐步恢复了正常的工作秩序。武工队完成了历史任务,这时在单县东中心区里,全队进行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大众报社的张涛、杨明奎、杨步胜等同志被评为特等功,其他同志分别评记了大功等。不久报社派几位同志到巨南的彭堂去找埋藏的东西,发报机、石印机等没受损失,原封挖了出来,运回单东中心区,稍加准备,湖西大众报又同湖西人民见面了。
张涛又坐在了编辑桌旁,在编报之余,他想起了一年前蒋介石对马歇尔的狂言,遂写了一首诗:
横渡黄河捣大江,
直驱千里战旗扬;
蒋家霸气今安在?
笑看绿叶两度黄。
“文工队员”们和武工队员们不过几十人,但他们舍生忘死,经历大小战斗百余次,打死打伤敌人153名,俘敌二百余名,摧毁国民党区部3个,建立堡垒村27个,情报站12个,并发动了47个村庄的反倒算斗争,为主力部队获取了大量重要情报。武工队不仅站稳了脚跟,而且有力地支持了敌后人民的对敌斗争,配合了主力部队的作战。
1947年6月21日,冀鲁豫日报专题报道了武工队的英雄事迹,并为此发表短评《树立武工队旗帜》:“这一面旗帜最明显的一点,是它深刻地认识了此次战争的本质,掌握了明确的阶级观点,因此在对敌上,是积极主动,坚决斗争。对群众是发动农民,组织农民。对内部是教育与行动相结合。一切策略,从群众中创造,所以一往无前,也就一直胜利。”
杨步胜养伤的这家农民姓黄,当时有五口人。黄大爷和他老伴、儿子和儿媳,还有一个十八九岁的闺女。他家当时有四五十亩地,生活算是富裕。在那兵荒马乱、敌人占领城镇、我军处于劣势的情况下,敢于收容一个八路军的伤员,是不简单的。
杨步胜养伤住在他们的西屋,用麦草垫起的一个床,非常软和暖,黄大爷白天夜里陪着他。有一次,听说敌人来扫荡,黄大爷就用手推车推着杨步胜到他亲戚家躲了几天。为了应付敌人,黄大爷给杨步胜起了个名字叫黄进喜,说是他二儿子。
因朝夕相处,黄大爷对杨步胜好像有一种特别的亲近感。在闲谈中几次问杨步胜结婚了没有,杨步胜都以战争期间不考虑个人问题敷衍过去。后来他通过另外一个姓李的大娘向杨步胜转告他女儿对杨步胜的好感。李大娘说,东家的大闺女很喜欢你。当你同他父亲闲聊时,她在屋外边听。当听到你家是读书世家时,她很崇拜,说她家没有一个读书的,都是文盲,她想请你教她读书识字。杨步胜知道她的用意,但他想战争是残酷的,不知哪一天就要牺牲,不要给人家姑娘家带来不幸。他拒绝了。但是,姑娘仍继续追求,通过李大娘,今天送双袜子,明天送块烤白薯。不论她如何追求,杨步胜感激老百姓的真情却丝毫不敢动摇,见面时,仍像以前一样,作为一个小妹妹对待。
夜里辗转反侧,杨步胜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茅屋草舍暂栖身,
敌后养伤尤庄村;
一日三餐床前送,
黄家待我情意深。
忽报敌人来“扫荡”,
房东推我赴他乡;
待到敌军回城去,
返回尤庄再养伤。
远离部队换药难,
伤口化脓受熬煎;
房东四处买草药,
熬水清洗顿消炎。
黄家有女十七八,
端庄秀丽一枝花;
大爷有意许配我,
婉言谢绝负了她。
想起战友战沙场,
威震湖西美名扬;
待到伤口痊愈后,
重上战场手握枪。
杨步胜回武工队的前一天,黄大爷安排了一顿好饭,他把全家人都叫来一起吃饭。姑娘以泪惜别。
1993年4月,已在贵州工作近五十年的杨步胜去菏泽参加牡丹花会时,抽时间到了单县去寻找这位房东。单县杨副县长陪杨步胜找了几个村庄,都没找到。
这是杨步胜一生的遗憾!他对陪同的人说,估计,黄大爷、黄大娘已经去世,他的儿子大约也有八十多岁,那个小妹妹也有六十多岁了。不知今生今世还能见到他们么?
1947年的7、8月份,湖西局面大大好转了,党、政、军各方面各自回到原来的地区和岗位,逐步恢复了正常的工作秩序。武工队完成了历史任务,这时在单县东中心区里,全队进行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大众报社的张涛、杨明奎、杨步胜等同志被评为特等功,其他同志分别评记了大功等。不久报社派几位同志到巨南的彭堂去找埋藏的东西,发报机、石印机等没受损失,原封挖了出来,运回单东中心区,稍加准备,湖西大众报又同湖西人民见面了。
张涛又坐在了编辑桌旁,在编报之余,他想起了一年前蒋介石对马歇尔的狂言,遂写了一首诗:
横渡黄河捣大江,
直驱千里战旗扬;
蒋家霸气今安在?
笑看绿叶两度黄。
“文工队员”们和武工队员们不过几十人,但他们舍生忘死,经历大小战斗百余次,打死打伤敌人153名,俘敌二百余名,摧毁国民党区部3个,建立堡垒村27个,情报站12个,并发动了47个村庄的反倒算斗争,为主力部队获取了大量重要情报。武工队不仅站稳了脚跟,而且有力地支持了敌后人民的对敌斗争,配合了主力部队的作战。
1947年6月21日,冀鲁豫日报专题报道了武工队的英雄事迹,并为此发表短评《树立武工队旗帜》:“这一面旗帜最明显的一点,是它深刻地认识了此次战争的本质,掌握了明确的阶级观点,因此在对敌上,是积极主动,坚决斗争。对群众是发动农民,组织农民。对内部是教育与行动相结合。一切策略,从群众中创造,所以一往无前,也就一直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