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5年11月06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B7]

老木匠的爱情

□伊尹
   有一种爱情,由平凡成全,立足在最基本的需要里,它就像乡间初春的野菜,微苦,但慢慢品咂,也有清香的滋味。
   老家的前街有一位老木匠。
   老木匠已经很老了,不再做木匠活,几年前他的妻子离世,此后很少见他出门,偶尔见他出来晒太阳,温暖的阳光下显得有些孤独,他不怎么和人说话,一双浑浊的、已经看不清楚的眼睛久久凝视某处,只有他的眼睛里才有双暖暖的触手,向回忆的方向温柔地摸索过去。
   那时他还年轻,有手艺,胆气也壮,背井离乡出门挣钱,一走就是几百里以外。他个头儿不高,五指粗短,长满厚实的茧子,他的活计多得做不完,虽然忙,却忙得无忧无虑,在刨花堆里边刨板边哼歌,忘记了老家父母的催问,他什么时候才能找媳妇,他的父母很是为此焦虑,在他这个年纪,二十四五,和他一起光着屁股长大的伙伴都已成家,怀里抱个小的,手中牵个大的,这才是正常幸福的人生,而他的婚事,连个萌芽也没见着。
   有天正午,也是这样温暖的阳光,但飞着杨花,也许是柳花,将和煦的春天搅成漫天毛茸茸的模糊,他骑车向住地赶,回去取工具。风吹着飘絮,飘絮成团成簇地追逐着,在他门口的墙根下,堆了大团歇脚的飘絮。他开门锁,这时一只手伸向他的腿边,吓他一跳,他这才看见,团絮中坐起一个女人,红着脸,问他要点吃的。他一听,那口音来自他的故乡。
   如果算是爱情,那么应该是从恻隐之心开始,同是故乡人,理当相帮,他领她进屋,看她狼吞虎咽吃饼喝水,知道她实在是万不得已之时,才张开这张嘴——她来此地是投奔亲戚的,哪知亲戚已不在本地,她饿了整整两天……
   再后来,他收留她,娶了她,过起有儿有女、夫妻恩爱的日子,一过就是一生。她七十九岁时先过世,留下八十六岁的他,屋里的一切陈设,仍保留她在世时的样子,她洗脸的毛巾,静悄悄地搭在他的毛巾旁,彼此相依相偎,她的牙刷与他的牙刷插在同一个杯子里。一次,女儿想把那条早就不再使用的毛巾收起来,他固执地夺回,又摆在原来的地方,她满满地塞在他的回忆里,他始终不承认她已经离开。
   在现代人眼里,这算是什么爱情,贫穷、饥饿、匮乏,似乎没有一样是能够催生爱情的元素,岂不知爱情里没有这么多的传奇,也没有这么多的浪漫成分。有一种爱情,由平凡成全,立足在最基本的需要里,它就像乡间初春的野菜,微苦,但慢慢品咂,也有清香的滋味。
   这是我听来的,老木匠的爱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