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5年11月21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6]

学习《道德经》,汲取传统文化之精髓

本报讯 (记者 敏静通讯员 王本玄)11月19日,“橘颂归零读书会”菏泽市第7期,在市图书馆尼山书院国学讲堂举行。王西胜为前来参加学习的120余名传统文化爱好者讲授了老子《道德经》第三至八章。市政协部分领导到场聆听了本次读书会课程。
   据王西胜介绍,《道德经》第三章,论述了道家“无为而治”的管理思想,为“无为”的真正内涵正本清源。人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作为一种“没有管理的管理”,“无为而治”已然成为当今时代东西方管理学者公认的最高境界的管理之道。“而第4章,揭示了道的‘体、相、用’,作为天地自然宇宙万物赖以生生不息、化化无穷的终极能量源,‘道’的本体是一种‘非坚实’的客观存在,‘其小无内兮其大无垠’。”王西胜说。
   据介绍,第五、六章,通过对刍 (chú)狗、橐 (tuó)龠(yuè)、守中、谷神、玄牝(pìn)等词汇内涵的辨析,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人体小宇宙与天地大宇宙之间精深微妙的全息对应关系,令人叹为观止,发人深省,原来万物之灵的人类,在自然宇宙中还有着更深层次的地位、作用和价值!
   第八章,上善若水,是《道德经》中最为脍炙人口并广为流传的内容,水之特性与道最为接近,分言有 “七善”,合论只是一个 “不争”——无我而已,听后给人内心以豁然开朗的智慧启迪。
   下午课程结束前的互动答疑环节,学员们纷纷畅谈心得体会,并积极向授课老师提问求解,气氛活跃而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