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6年07月02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6]

依仁而行

□孔海钦
   人类社会,几百万年,不断发展,不断进步,日新月异,靠的是不断地传承、创新、实践,不断地总结先人的经验、教训,汲取智慧。故《大学》有言:“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意思是:以古圣先贤为榜样,尊重贤人,亲近亲族,恩泽于民,使民安享快乐,获得长久利益,这样人民永远也不会不忘他们。”
   同样做事,为何有的会让人们长期获益,被人称颂,有的利令智昏,让人受苦、痛恨。其根本原因在于起心动念。如果动念良善,旨益于人,合乎天时地利,坚持不懈,少有不成功之理。犹如修桥铺路,动念是为方便人们生活,发展生产,保证质量,则自然益于人民;如果动念邪恶,假借利益人民,实为自己谋取利益,偷工减料,必然戕害社会,结果可想而知。因此不论所为何事,必须依仁而行。
   仁,就是爱,就是责任、担当、控制自己。仁,是儒家做人的最高道德标准,是中华文化的基石,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法宝。偏离了仁,乱象就开始了;失去了仁,灾难就来了。仁,是普世价值。只要是人类社会,就离不开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孔子仁的思想表现在五个方面:第一,做人要有仁德;第二,待人要讲仁爱;第三,从政要施仁政;第四,在是非面前当仁不让;第五,在攸关国家利益时见危致命,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真正的君子,做人就会堂堂正正。“正”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精神支柱。恪守正字,践行正道、人品端正、为人正派、一身正气、正大光明、刚正不阿、伸张正义,力求做到守道而忘势,行义而忘利,修德而忘名。
   正者,就会严格自律,不屑与人争名夺利,善于与人相处,而不拉帮结派、结党营私。(子曰:“君子衿而不争,群而不党。”)有一次,颜幸问孔子:“先生,在现实生活中官吏拉帮、士结派、商结伙,这样对吗?”“不对,德行不端,朋党之灾,值得警惕。”孔子严肃地说。颜幸又问:“他们为什么要结党?”孔子说:“不正派的人结党,是为了营私谋利。”颜幸问:“如何减少或避免结党营私?”孔子告诉颜幸说:“国家经济振兴,文化发展了,繁荣富强了,国家和学校就会以仁德、礼义、忠恕教育人们要做仁人,爱人、爱社会、爱自然,天下为公,这样才能减少结党营私。至于避免结党营私,那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也是很遥远的事情。”
   依仁而行,做一事,就有益于社会一事,便觉心安。如今社会各行各业,甚至和尚都在开展道德讲堂、道德活动,就是倡导人们所言所行,都要依仁而行,依智而为,勇敢面对。孔子说:“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每个人都有忧、都有惑、都有恐惧。如果不断修养自己,内心强大,依仁而行,就会平静慈悲,道法自然。孟子曰:“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这样,才能做到不忧、不惑、不惧,而有益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