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6年08月13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3]

连遭变故,这个家要靠他撑起来

□牡丹晚报记者 冯 锴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经历了父亲生病、母亲重伤的变故,原本过得还不错的家庭变得困难,单县杨楼镇崇福村的小博(化名)谈吐间露出同龄人少有的成熟。今年的高考中,他取得了606分的好成绩,已被燕山大学录取。对这个家庭来说,小博成了重新振作起来的希望。小博说,刚上初中的时候,姐姐对他说过“这个家得靠你撑起来了”,对此他一直铭记在心。
  狂风暴雨“吹”走学费
   8月5日下午,牡丹晚报记者在一场大雨过后来到单县杨楼镇崇福村时,小博正和父母前往自家玉米地。
   “现在正是授粉的时候,这几天一直刮风下雨,玉米大多刮歪了,不知道能收多少……”路上,小博忧心地嘟囔着。来到地头,地里的景象让人心疼,一片片绿油油的玉米已经倒伏。“别踩着玉米秆。”在小博的叮嘱下,记者小心翼翼地走进玉米地,小博将倒伏的玉米一株株地扶起来,但有不少玉米秆随即又倒下。小博告诉记者,8月2日的一场狂风暴雨让村里的玉米地遭了殃,绝大部分玉米被狂风吹倒,暴风雨过后,他们已经扶起了一部分,但8月5日中午又来了一场大雨,原来已经被扶起来的玉米再受重创。“断了,长不成了……”看着地里的景象,小博直摇头叹息。
   此情此景也让小博的母亲一脸愁容,她告诉记者,由于小博的父亲患有股骨头坏死,她几个月前也因为被砸伤,无法干重活,家里的经济来源就靠这几亩地,原本打算收获之后卖点钱能作为小博大学学费,但现在看来希望渺茫。
   在小博的录取通知书上,记者看到去学校报到至少要带8000元钱,这让一家人都发愁。
  连遭变故, 伤病“带”穷一个家
   小博的母亲坦言,他们家原本不这么困难,无奈夫妻二人接连遭遇伤病,这个家庭也被“拖累”。
   一切始于6年前。当年,小博的父亲还是年轻力壮的汉子,除了种地,平时就跟着建筑队打工,家境还算殷实。或许过于劳累,小博父亲的腿经常痛得厉害。经过检查,他被确诊为股骨头坏死,并到北京市一家医院动了手术。去年,小博父亲再次动了手术。两次手术花费几万元,几乎将家里的积蓄花光。
   然而,祸不单行,小博的母亲今年也遭遇了一次事故。2月份,她的左腿被一块楼板砸中导致骨折,几个月内又进行了两次手术。
   除此之外,小博的爷爷奶奶都已年过八旬,而且多病,平时花销也不少,家里很难再有积蓄。
  少年早成,他立志要撑起这个家
   “咱爸没法干重活了,这个家得靠你撑起来了。”当时小博13岁,刚刚小学毕业,他的父亲前往北京进行第一次手术,他跟着姐姐下地干活时,姐姐对他说了这句话。
   姐姐的这句话对他影响很大,既让他感到莫名的压力,又是极大的动力。父亲生病以前,小博的学习成绩一般,姐姐告诉他必须好好学习,将来才能改变家里的状况。上了初中后,他不再懒散,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成绩也直线上升;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单县一中后,他学习更加刻苦,三年的努力付出,考上大学水到渠成。
   在生活上,小博也是尽可能节俭,200元的生活费足够他吃三个星期。他的母亲告诉记者,上学时的小博体重还不到100斤,几乎是皮包骨头,瘦得让人心疼。谈及小博的学费及生活费,父母都愁得叹气,懂事的小博安慰他们,进入大学后他会利用课余时间勤工俭学挣生活费,寒暑假也会尝试着打工挣学费。
   小博说,他清楚自己身上的担子和家人的希望,所以在选择专业时也经过了深思熟虑,最终选择了学费相对较低和将来更容易就业的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为的就是将来尽早为家里分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