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7版:时讯

下一版>

<上一版

日期:[2017年06月22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17]

五个关键词透视十八大以来中央12轮巡视

十八届中央巡视工作接近收官,作为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利器,实现了对省区市地方、中央和国家机关、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中央金融单位和中管高校的巡视全覆盖。记者梳理五年来依次开展的12轮巡视,通过五个关键词透视中央巡视如何做到“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
  全覆盖:
  完成8362个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全面巡视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共组织开展12轮巡视,巡视277个单位党组织,对16个省区市开展“回头看”,对4个中央单位进行“机动式”巡视。截至2017年4月底,顺利完成对8362个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全面巡视任务,实现巡视全覆盖、监督无禁区。
   2013年上半年,10个中央巡视组分别对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湖北省等单位和地区进行巡视。这是十八大后中央开展的首轮巡视。记者梳理发现,2013年开展了两轮巡视,2014年到2016年每年开展三轮巡视,今年进行了最后一轮巡视。
   中央机关巡视全覆盖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14年第四轮巡视时,实现对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覆盖;第二阶段是2015年第八轮巡视时,实现对中管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和中管金融单位全覆盖;第三阶段是2016年第十一轮巡视时,实现对中央部门和事业单位全覆盖;第四阶段是2017年第十二轮巡视时,实现对中管高校全覆盖。
   中央党校教授辛鸣认为,巡视全覆盖是党中央向全党全社会作出的庄严政治承诺,现在兑现了承诺。全面从严治党越是迈向纵深,党内监督越要不断强化,坚持巡视全覆盖、无禁区,正是深化党内监督的应有之义。
   十八大以来,巡视工作取得丰硕成果,重要原因之一在于方式方法创新和范围的拓展延伸,巡视工作更加机动灵活。
   常规巡视、专项巡视、
   机动巡视以及巡视 “回头
   看”等形式日益丰富。其
   中,仅十八届中央第十
   二轮巡视中,就包括进
   驻29所中管高校开展
   专项巡视,进驻4个省
   区进行巡视 “回头
   看”,进驻4家单位
   开展“机动式”巡
   视等多种巡视方
   式。
   此外,“三个
   不固定”是突出
   的亮点之一。即:
   中央巡视组的组
   长不固定、巡视
   对象不固定、巡
   视组与巡视对象
   的关系不固定。
   此前,中央巡视组组长一般一届任期5年。中央巡视组内部还有地方巡视组、金融巡视组、企业巡视组等。中央巡视组副局级巡视专员王瑛介绍,十八大以后,中央巡视组组长实行一次一授权、一次一任命;中央巡视组内部也不再有地方、企业和金融这样的划分;巡视组的具体任务,根据每一轮的任务临时确定。
   专家认为,这种方式打破了巡视固定的 “责任区”,巡视组组长也不再是“铁帽子”,为巡视工作深入推进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湖北省黄冈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王立兵说,巡视方式方法不断创新,更好地发挥了巡视尖兵和利剑作用。伴随着更多的创新,将进一步强化对被巡视单位的近距离监督,更好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进从严治党。
  制度化:
  巡视条例逐步完善
   随着巡视工作的不断深入,巡视也在走向制度化。
   2015年8月,修改后的巡视工作条例正式颁布。条例强调巡视全覆盖、全国一盘棋,中央巡视组的巡视范围不仅包括省区市四套班子,副省级城市也纳入巡视范围;增加专项巡视条款等。
   21个月后,巡视条例再度修改。今年5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关于修改〈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的决定》,强调条例修改总结吸纳巡视工作实践创新成果,对中央和国家机关巡视工作、市县巡察工作、一届任期内巡视全覆盖等作出明确规定,为依纪依规开展巡视、推动巡视工作向纵深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徐行表示,巡视条例的出台和修改,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内监督、规范巡视工作的要求,实现了巡视工作的制度化。巡视条例也和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问责条例等一起,成为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的利器。
  动真格:
  发现问题不回避、解决问题不手软
   梳理12轮巡视可以看到,一些共性问题屡屡被发现。发现问题不回避、解决问题不手软,体现了巡视工作的严肃性。
   ——“四个意识”不强,党的建设薄弱。十八届中央第九轮、第十轮、第十一轮、第十二轮巡视反馈情况中均指出部分地方和单位存在“四个意识”不强等问题。有的单位“对中央精神的学习传达不及时,主责主业不突出”;有的单位“党的领导弱化,落实中央有关重大决策部署不够到位”。
   ——公款送礼、旅游等违反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时有发生。多轮巡视中,“超标准公务接待、收受礼品”“公款旅游、公款送礼”等问题多被提及。
   ——以权谋私等腐败问题多发。第一轮巡视时,巡视组就发现有地方“由于缺乏严格有效的监督制约措施,导致工程建设、矿产开发、土地出让等领域腐败案件易发多发”。第十一轮巡视反馈情况中,巡视组指出,“一些重点领域腐败问题突出,一些领导干部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
   此外,群众身边腐败多发也是一个老问题。部分地方因“两个责任”落实压力层层递减、群众身边腐败多发被通报。
   安徽省一位基层纪委干部认为,中央巡视反映的问题,在基层或多或少都存在。中央动真格,地方也来不得半点虚假,带动问题从上到下、从点到面得到解决。
  打“老虎”:
  中纪委执纪审查的中管干部50%以上线索来自巡视
   巡视工作发挥了“千里眼”作用,提供了大量“老虎”的违纪违法问题线索。
  来自中央纪委的统计数据显示,十八大以来,中央纪委执纪审查的中管干部中,50%以上的线索来自巡视,特别是挖出了苏荣、王珉、黄兴国等一批“老虎”,揭露了山西塌方式腐败案和湖南衡阳破坏选举案、四川南充拉票贿选案、辽宁拉票贿选案等。
   同时,十八届中央前十一轮巡视工作,仅巡视中央和国家机关就累计受理信访16万多件次,与干部群众谈话1.8万多人次。中央组织部对巡视移交的、反映较为集中的选人用人问题进行专项检查,已处理纠正和追究问责1100多人。
   截至2017年4月底,根据巡视移交问题线索,各地纪检监察机关立案厅局级干部1225人,县处级干部8684人。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