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修德苑

下一版>

<上一版

日期:[2017年07月07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11]

大道之“小”与大道之“大”

□王西胜【经文】
   大道氾(fàn)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被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于小;万物归之而不知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老子《道德经》第三十四章【浅释】
   本章揭示,大道场能的本质是“其小无内兮,其大无垠”的,其无私无我,恩泽万物,却没有丝毫的征服欲、控制欲和占有欲。
   “氾”,大水漫流的样子。大道场能的运行,就像地上的水流一样,没有固定不变的常形常势,随高就低,可左可右,居无定所,无拣无择,无可无不可,无往而不至,总之没有一丝一毫的主观意志。
   万物都是从大道中派生而出的,但大道只是任由万物自然而然地生生化化,不推辞、不拒绝、不抛弃、不放弃,没有任何的征服欲;万物在大道场能的运行作用下自然而然地生生化化,各自达到其最佳有序的状态,大道也从不将其功劳归属于自己,没有任何的占有欲。
   大道场能虽然覆护万物,但却不自认为是主宰,没有任何的控制欲。从这个角度看,可以说大道很 “小”——把自己看得很渺小,没有一丝一毫的自我意识。
   大道场能对万物的包容、接纳,就像“海纳百川”一样,无所不包、无所不容。虽然万物归根,复归本性,最后全部回归于大道场能的怀抱,而万物自己却不知这正是大道场能运行主导的结果,如第十七章所说的 “太上,下知有之……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一般。从这个角度看,又可以说,大道真的很“大”。
   由于大道自始至终从不自以为大,所以才成就了它的“其大无垠”。这为我们揭示了一个真理:要想证悟大道,必须和大道的本质特征保持一致,突破自我,化掉自我,化掉一切征服欲、控制欲和占有欲……最终才能成就我们自身原本与大道同质的那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