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7年10月19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14]
逮“知了”
文/图 李运斋 彭 忠 景贤 世江
“独上枝头历坎坷,承珠接露唱欢歌。飞躲莫忘长杆怨,落入圈套苦奈何。”
“知了”学名蝉。逮“知了”是少儿常玩的游戏,有两种办法:一种是粘,一种是套。找一根又长又直的高粱秆或苇秆,再找一根一尺长的竹签。粘“知了”,抓一把麦子放在嘴里嚼,嚼出麸皮用水洗去,再嚼,直到嚼成面筋,用以粘“知了”。竹签的一头裹上面筋,一头插在高粱秆上。“知了”都是头朝上趴在树枝上,举起高粱杆,把面筋贴向 “知了”的翅膀,“知了”粘了面筋,就会因身体失衡而落地。套“知了”则是拣一根马尾毛,把毛从中间折过来,搓成绳状,对折的一头留个圈儿,把另一头从圈中穿过去,形成一个套儿,然后把套绑在竹签一头。套“知了”时,用高粱秆把套贴着树枝举到“知了”的头上,“知了”会抬起两只前爪去抓,这时向下一拉,刚好把“知了”拦腰套住。蝉蜕是中药材,用同样的方法粘蝉蜕,可到采购站或中药房换取人民币。此游戏既锻练孩子的眼力和臂力,又能换取零花钱,孩子们乐此不疲。
“独上枝头历坎坷,承珠接露唱欢歌。飞躲莫忘长杆怨,落入圈套苦奈何。”
“知了”学名蝉。逮“知了”是少儿常玩的游戏,有两种办法:一种是粘,一种是套。找一根又长又直的高粱秆或苇秆,再找一根一尺长的竹签。粘“知了”,抓一把麦子放在嘴里嚼,嚼出麸皮用水洗去,再嚼,直到嚼成面筋,用以粘“知了”。竹签的一头裹上面筋,一头插在高粱秆上。“知了”都是头朝上趴在树枝上,举起高粱杆,把面筋贴向 “知了”的翅膀,“知了”粘了面筋,就会因身体失衡而落地。套“知了”则是拣一根马尾毛,把毛从中间折过来,搓成绳状,对折的一头留个圈儿,把另一头从圈中穿过去,形成一个套儿,然后把套绑在竹签一头。套“知了”时,用高粱秆把套贴着树枝举到“知了”的头上,“知了”会抬起两只前爪去抓,这时向下一拉,刚好把“知了”拦腰套住。蝉蜕是中药材,用同样的方法粘蝉蜕,可到采购站或中药房换取人民币。此游戏既锻练孩子的眼力和臂力,又能换取零花钱,孩子们乐此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