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7年11月02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14]
在北极的夜里听世界的秘密
□陈丹燕
长夜降临,卸下盔甲,慢慢喝一杯热的白开水,坐进一团宁静里。
在北极,极夜尚未完全结束,早上八点天才亮,而天色到下午四点就暗下来。这时,我的小房间里有一片雪地反射进来的昏黄。
很快,星星亮了,雪变成铁灰色,夜色覆盖天地与冰封的大洋。这里距离北极点八百英里,除了苔原,就是冰川和海水。它们本来就是静的,到深寒的夜里,更是大静。
后窗被冰雪埋住了。窗台上有一小盆默默的塑料花。我住的小房间里,还有一桌,一椅,一床,一柜。我用了多年的小随身电脑,旅行时,我有时放录音来听。这朗读声有种奇异的空间能力,令我安心保持自己,不至于为独处而恐慌。有时候,独处的恐慌来自于将要面对自己。
人总有一些巨大的问题,从小时候读童话时起,就盘桓在心中,如“我应该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呢?”这是一个永远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年轻时,这个问题带来了“要奋斗啊”的激励。后来,就一直被“什么是应该?我又做错了什么”的疑问跟随着。
面对自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屋外是从未有人踏足过的永冻荒岛,岛外是千万年冰封的蓝色冰川,这里是世界上最孤独遗世的地方。
北极暗夜驱赶着人蜷缩进一个温暖的小空间里,像蜗牛安心地缩回到它的壳里,将本可伸展的软体曲里拐弯地安置下来。那个软体,是旅行者在温暖而灯火灿烂的夜里的猎奇心。它原是一个人旅行想要满足的基本欲望。
所以,在北极的旅行更像是放逐自己。其实,这更是一个人旅行想要满足的深埋于心中的欲望。对日常生活的背叛总埋在世人心中,在北极,它浮上了心头。
我坐在唯一一张靠背椅里,靠在我换下的黑毛衣和黑色冲锋裤上。所谓卸下盔甲,不光是脱下防水防寒的长衣裤与笨重的鞋子,用热水将身体冲得柔软暖和,驱赶留在体内的寒气,并安静下来,断绝了闲聊的愿望:人在旅途中总有小孤独,这漆黑的夜晚能将孤独放大到极致,赶走日常生活留下的所有烟火气。因此,卸下盔甲,还要让在嘈杂中紧张的心松口气,能把心打开。
心虽然在自己体内,但却是一样最不受控制的器官,如一个少年般敏感独立,人根本奈何它不得。
夜里唯一的声音,是电脑在缓慢朗诵,那声音似乎更是在解释这个世界的秘密。
这是一种放弃了任何努力的解释,不征服,不窥探,不占有,弃绝任何欲望。世界的真相就这样安静地大白于天下。
长夜降临,卸下盔甲,慢慢喝一杯热的白开水,坐进一团宁静里。
在北极,极夜尚未完全结束,早上八点天才亮,而天色到下午四点就暗下来。这时,我的小房间里有一片雪地反射进来的昏黄。
很快,星星亮了,雪变成铁灰色,夜色覆盖天地与冰封的大洋。这里距离北极点八百英里,除了苔原,就是冰川和海水。它们本来就是静的,到深寒的夜里,更是大静。
后窗被冰雪埋住了。窗台上有一小盆默默的塑料花。我住的小房间里,还有一桌,一椅,一床,一柜。我用了多年的小随身电脑,旅行时,我有时放录音来听。这朗读声有种奇异的空间能力,令我安心保持自己,不至于为独处而恐慌。有时候,独处的恐慌来自于将要面对自己。
人总有一些巨大的问题,从小时候读童话时起,就盘桓在心中,如“我应该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呢?”这是一个永远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年轻时,这个问题带来了“要奋斗啊”的激励。后来,就一直被“什么是应该?我又做错了什么”的疑问跟随着。
面对自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屋外是从未有人踏足过的永冻荒岛,岛外是千万年冰封的蓝色冰川,这里是世界上最孤独遗世的地方。
北极暗夜驱赶着人蜷缩进一个温暖的小空间里,像蜗牛安心地缩回到它的壳里,将本可伸展的软体曲里拐弯地安置下来。那个软体,是旅行者在温暖而灯火灿烂的夜里的猎奇心。它原是一个人旅行想要满足的基本欲望。
所以,在北极的旅行更像是放逐自己。其实,这更是一个人旅行想要满足的深埋于心中的欲望。对日常生活的背叛总埋在世人心中,在北极,它浮上了心头。
我坐在唯一一张靠背椅里,靠在我换下的黑毛衣和黑色冲锋裤上。所谓卸下盔甲,不光是脱下防水防寒的长衣裤与笨重的鞋子,用热水将身体冲得柔软暖和,驱赶留在体内的寒气,并安静下来,断绝了闲聊的愿望:人在旅途中总有小孤独,这漆黑的夜晚能将孤独放大到极致,赶走日常生活留下的所有烟火气。因此,卸下盔甲,还要让在嘈杂中紧张的心松口气,能把心打开。
心虽然在自己体内,但却是一样最不受控制的器官,如一个少年般敏感独立,人根本奈何它不得。
夜里唯一的声音,是电脑在缓慢朗诵,那声音似乎更是在解释这个世界的秘密。
这是一种放弃了任何努力的解释,不征服,不窥探,不占有,弃绝任何欲望。世界的真相就这样安静地大白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