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悦读汇

下一版>

<上一版

日期:[2018年02月28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10]

人生的精彩不只在手机

□流沙
   有篇网文曾四处转发,它道出了人们的心声:如果还有选择,我不做你的红颜,不做你的知己,不做你的爱人,不做你的任何人,我宁愿做你的手机。那样的话,你会每天把我捧在你的手里,把我贴在你的脸上,把我放在你的唇边,我知道你的一切,了解你的所有。如果有一天你匆忙间把我忘在哪里了,你会着急地四处寻找,不是我黏着你,而是你离不开我,你若欺负我,我便死机给你看!
   这是多么生动的描述。
   本来手机只是一种通话工具,但现在成了人类的一种瘾,一种病。人们在手机上晒吃、晒喝、晒旅行、晒感悟、晒喜怒与哀乐,手机里的精彩,几乎就是一个人的全部精彩。
   如果夺掉他们的手机,他们可能个个打回原形,面对面但说不上漂亮的话,点不了廉价的赞,转发不了心灵鸡汤……一个一个或许都成了俗人。
   一个会议,主持人是位领导,其风格凌厉,见下面数十人全在低头刷刷刷,一声暴喝:“请把手机放入袋里。”
   各人手机全部落袋,一个多小时,不知这数十人内心是如何的纠结。会议结束,领导离席,众人全在掏手机,手指上下左右齐飞,场面甚是壮观。
   人类与手机的角斗已经开始。放眼望去,公共汽车、地铁、餐馆,捧读一本书或是一本杂志的人已不见了,无论是在乡村,还是在大都市,人们莫不是对手机情有独钟。
   电脑刚发明时,曾经有一个争议,电脑如此聪明,那要人类什么用?这道题目是二三十年前教科书上的一道考题。那时电脑很少,只有学校、单位和机关里才有,而且把它作为宝贝来用,还配有专门的 “电脑室”,而一般家庭不会去购买价格昂贵的电脑。
   那时,我从来没有觉得电脑会超过人脑,但当后来PC普及时,我发现手中的钢笔被淘汰了,写文章也不需要抄卡片做笔记了,只要鼠标点点,网上什么都有,我的脑力和体力得到了解放,完全颠覆了学习和写作方式。自从手机这种“移动电脑”普及,我发现改变的已不仅仅只是学习方式,而是全部的生活方式,手表不需要了,日历不需要了,固定电话不需要了……还有闲暇时光也没有了,很多的喜怒哀乐全部承载在这一块由塑料、铝合金、玻璃和集成电路合成的小机器里了。最为重要的是,人与人的交往方式也变了,不再需要面对面,这才是革命性的,颠覆性的。
   余秋雨做客央视《开讲啦》时说:人生的精彩不只在手机(朋友圈),而应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觉得,现在是否需要读纸质的书,倒也未必,但行万里路却是必需的,当然这里所说的 “行万里路”并非是去旅游,而是“游历”,是对当下生活的游历,对现实的游历,对自己真实命运的游历。
   当你像所有人一样,入得“朋友圈”来而走不出来,以为那个手机中的 “朋友圈”就是真实的社会,你其实已经画“机”为牢,无法突破自我局限,被这个亦真亦假的圈子框住了。其实,人生的精彩肯定不在手机、现实中的精彩要比手机里精彩一千倍一万倍。只有那些走出手机、回到现实中的人,才可能是最后的成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