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修德苑

下一版>

<上一版

日期:[2018年06月01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11]

谁还没“中庸”过几回咋地

□王西胜【经文】
   子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yù)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yù)大,天下莫能载(zài)焉;语(yù)小,天下莫能破焉。《诗》云:“鸢(yuān)飞戾(lì)天,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礼记·中庸》
  【浅释】
   孔子说:“探求那看似高深玄奥实则冷僻无用的道理,做一些诡谲怪异不合乎常态的举动,或许后世也会获得人们的点赞和称道,可我是不会这样去做的。作为君子,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行进,没有走到终点就随随便便放弃作罢,怎么可以呢?换做我,是不会轻易停下来的。君子依止于中庸之道,即便隐没于茫茫世间滚滚红尘之中,不为人所知,也无怨无悔,恐怕只有圣人能够做到吧。”
   “素隐行怪”,属于知行之“过”;“半途而废”,则属于“不及”。此两者皆非中庸之道,故孔子列举之,以令学人知晓何为弊端,不致误入歧途。此正扣前文“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有似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第一》)启迪我们:真正入了道的人,守得住那份寂寞,甘心于默默无闻;只是此处又多了一份自谦无我的意蕴,夫子之 “温良恭俭让”,无处不在也!
   “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再度强调了“恒心”对于行道的重要性。《论语·述而第七》记录了孔子对此的感慨:“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君子之道”,与后文的“圣人之道”,俱指中庸之道。前者是从因地说,即尚在努力学习、实践的过程中;后者是从果地说,即已经大道正身、功德圆满的状态。
   “费而隐”,相当于“致广大而尽精微”,同时亦扣下文的“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费,致广大,其大无垠,广无不覆,大莫能载;隐,尽精微,其小无内,细无不入,小莫能破。
   开篇曰:“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事实上,天下苍生,无人不在道中,只看各自觉悟几分而已。说到大道的平易处,即便是普通的匹夫匹妇,智力虽低,能力虽差,亦有其自发领悟、碰巧践行中庸之道的机会与可能;论及大道的无限性,纵然是耳聪目明的圣人,亦有其不能面面俱到的客观现实。
   当然,说圣人 “亦有所不知”、“亦有所不能”,并不意味着圣人的智慧不够通达。实际上,圣人一旦证得“寂然不动”的道之体,便可随心所欲地发挥其“感而遂通”的道之用。然而本着“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原理,在具体运用时,完全是根据客观需求来决定所要"涉猎"的范围,有所行、有所藏,有所为、有所不为,而不必事无巨细面面俱到。
   “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是比喻,用以旁证圣人“亦有所不知”、“亦有所不能”之“憾”是可以理解的。
   “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出自《诗经·大雅·旱麓》。大意是:鹞鹰翱翔于天上,鱼儿畅游于水中,各得其所。比喻圣人之道上可通于天,下能达于地。
   造端,开头之义。君子之道,无论多么高明、博厚,都是从夫妇相处、阴阳和合的日常点滴生活起步的,以此为基,最后才能通达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