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览九州

下一版>

<上一版

日期:[2018年10月12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13]

种抗癌药纳入医保

平均降价56.7%;国家医保局:确保患者买得到
10月10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印发《关于将17种抗癌药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乙类范围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宣布经谈判,17种抗癌药纳入医保报销目录。这17种抗癌药均为临床必需、疗效确切、参保人员需求迫切的肿瘤治疗药品,其谈判后的价格与平均零售价相比,平均降价幅度达56.7%。国家医保局11日透露,要求各地在10月底前将谈判药品按照支付标准在省级集中采购平台公开挂网,医保部门要调整医保信息系统,确保11月底前开始执行。国家医保局将协调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对医生用药的指导,保障抗癌药的采购和合理使用,确保药品进得了医院,患者可以买到。此外,国家医保局在与企业签订的协议中已经明确要求,必须在全国范围内保障供应。
  
  历时3个月抗癌药谈判成功
   长期以来,我国部分癌症患者面临着专利药品买不起、仿制药性价比低、代购药品不合法的三重壁垒。高昂的药费成为不少癌症患者及其家属心头的痛。据国家医疗保障局统计,在患癌生存率方面,目前中国肿瘤患者五年生存率仅有30%左右。而在美国,这一数值可以达到73%,在日本、英国等国家能达到68%左右。为了让更多患者顺利用上抗癌药物,一系列政策红利正加速落地。
   今年6月,国家医疗保障局新一轮抗癌药医保准入专项谈判工作开始启动。44个目录外独家抗癌药经过专家评审和投票遴选,并征得企业意愿,进入谈判。
   据了解,本次进行谈判的药品均为治疗血液肿瘤和实体肿瘤所必需的临床价值高、创新性高、病人获益高的“刚需”药品,覆盖了多个癌种。
   经过3个月的谈判,最终17种抗癌药谈判成功。
  平均降价56.7%新上市药占近六成笔者梳理发现,17种药品中包括12种实体肿瘤药和5种血液肿瘤药,均为临床必需、疗效确切、参保人员需求迫切的肿瘤治疗药品,涉及非小细胞肺癌、肾癌、结直肠癌、黑色素瘤、淋巴瘤等多个癌种。
   值得一提的是,17种谈判抗癌药品中有10种药品均为2017年之后上市的品种,占近六成。
   17种谈判药品价格与平均零售价相比,平均降幅达56.7%。其中,9个品种降幅超过65%,包括:阿昔替尼、克唑替尼、舒尼替尼、奥西替尼、尼洛替尼、培咗帕尼、赛瑞替尼、西妥昔单抗、伊布替尼。大部分进口药品谈判后的支付标准低于周边国家或地区市场价格,平均低36%。
   “这个谈判是很难的,中国政府跟外资药企在专利药品尤其是新药上的谈判持续了多年。此前业内预计此次降幅能达到40%左右,现在平均降幅超过50%,这个结果很振奋人心。”第三方平台鼎臣咨询创始人史立臣表示。
  谈判“以价换量”药企将保障供应在药品谈判中,“以价换量”成为了关键词。实际上,制药企业看中中国市场,采用“以价换量”的策略,以降价换取销量。而国家医保谈判专家采用“以价换量”的策略,最大限度地将价格降下来。
   以治疗结直肠癌的西妥昔单抗注射液为例,2017年其平均价格为4200元左右,中标价格为4400元,而谈判后的价格降到了1295元,降幅达71%。默克中国肿瘤事业部高级总监袁泽之表示,该价格是“全球最低价”。
   事实上,药品“以价换量”效应此前已经显现。据申万宏源研报数据显示,去年7月第二批谈判成功的36个药品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执行谈判价格,降价带来的放量效应显著。如罗氏的曲妥珠单抗 (赫赛丁),大幅降价65%,今年第一季度相较于去年第四季度销量增幅164%,因为销量大增还一度出现断货。
   随着新一批这17种抗癌药逐渐执行谈判价格,价格下降,销量也有望大幅提升,会不会出现类似供应短缺?
   对此,史立臣表示,对于药企而言,需求在增加,产量也应该加大,这是在参与医保谈判时就应考虑到的问题。辉瑞方面也表态称,旗下抗癌药纳入医保目录后,将致力于与政府及有关方面合作,满足药品供应需求。
  杨 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