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牡丹园

下一版>

<上一版

日期:[2018年11月23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10]

忆父亲

□刘现真
   我的父亲刘春岩寿终正寝,享年86岁,一介平民,却有那么多人前来吊唁、追悼,很出乎我的意料。后来想想,明白了一句古语:“善德如种,种则萌发。”
   父亲四岁时就成了孤儿。他从小就懂得报恩:谁家给他一碗饭、一件破衣,他都用力所能及的劳动回报,故而村里人都喜欢他。
   父亲童年时生活很苦:一间茅草屋,无依无靠。春秋天还好过,一到冬天就苦了:没有棉衣,他就把家里仅有的一床破被子披在身上。夜里睡觉时,在草窝里把被子一头用绳子绑上,从另一头钻进被窝。
   吃食上更困难:没有锅,只有一个小砂锅。除了极少的面食外,主要吃地里复收的地瓜块、萝卜根、地瓜叶、萝卜缨,还有他上树撸的榆钱儿、榆叶、洋槐花、杨柳叶以及扒的树皮,挖的野菜、茅根。
   就是在这种艰难情况下,谁也想不到,他居然收留了一名外地来的五岁流浪男孩儿小吴,睡觉搂着他,吃食分给他。这在当地传为佳话。但是后来小吴偷了乡亲的地瓜,被父亲训了一顿,羞愧难当地离开了。
   父亲14岁时正赶上解放战争。敌我双方你来我往,拉锯式的战斗。这一天,乡亲们在集合开会,商议如何支持八路军。突然,一颗手榴弹从天而降。父亲看到后,眼疾手快地捡起手榴弹就往外跑,但跑出人群没多远,手榴弹响了,父亲当即昏倒在地,满脸是血,还有碎铁片,手指头也被炸掉了三根……幸免的乡亲呼啦一下围过来,见父亲奄奄一息,对众人的呼喊声也毫无反应。乡亲有的去寻止血的草,给父亲敷伤。有的往父亲嘴里时不时地滴点水。大部分乡亲则是守候在父亲身边,不离不弃。就这么过了三天三夜,父亲才慢慢醒来。从此,乡亲们把父亲看成救命恩人。父亲凡是遇到因手残不能干的活,都有众人相帮。
   到了中老年,父亲被推荐到乡敬老院做饭。这可不是个轻松活:伺候二十多位老人的吃喝,就他一个火头军。父亲天不亮就起来烧开水,给每位老人灌满水瓶后,再忙着做饭、炒菜。一天天从早忙到晚,工资却微乎其微。有些善心的老人见太亏父亲,偷偷给他些钱物,都被他婉言拒绝。他自强不息,自力更生,在不耽误敬老院工作的前提下,抽空给一家面粉厂装卸面袋以贴补家用。父亲不仅任劳任怨,还自愿干些分外的事。敬老院里去世的老人多,当时没运尸车,父亲就用地派车拉尸体去火化场。至于拉生病的老人去医院就诊更是家常便饭。一次一老汉病重,眼下又没有运输工具,父亲就背老汉去几里外就医,不要任何报酬。父亲就这么在敬老院干了30多年,离开时引得众多老人痛哭挽留。
   父亲辞世,使我们全家及乡亲悲痛万分,来吊唁的人络绎不绝。当年离去的孤儿小吴,如今成了大款。他不知怎么得到的消息,也驱车赶来送父亲最后一程。
   我禁不住写了一首诗悼念父亲:善德如种可萌发,盖棺定论实可夸。行善一生传佳话,子孙后代敬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