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看菏泽综合

下一版>

<上一版

日期:[2019年02月11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9]
清朝后期买卖契约、家谱、礼单、建国初期结婚证书……

村民整理遗物发现一堆“老古董”

本报讯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牛 腾)春节假日期间,家住鄄城县什集镇前牛楼村的牛宣印在整理父亲遗物时,竟意外发现了不少“老古董”。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些老物件有的已经保存了一百多年,如光绪五年的买卖契约、家族的家谱、礼单,民国时期的契约,还有建国后牛宣印父母的结婚证书(那时菏泽还隶属当时的平原省)……
   “我父亲有一个小柜子,专门用来放置这些东西,据说是从清朝时期一代代传下来的,有我们家的家谱、礼单,有买卖房屋、土地的契约,还有我父母以及我姐姐的结婚证书。我感觉这些东西特别珍贵,可以通过这些老物件感受到先人的生活状态以及整个社会的时代特征。我会把这些东西好好保管下去,以后留给孩子,也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牛宣印告诉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咨询菏泽学院社会科学系退休教授王永昌,他表示,这些保存完好的契书、证书、族谱,对研究清朝后期、民国时期、解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鲁西南的风土民情、历史变迁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这些老物件反映了各个时代的特征,也从侧面反映了菏泽一百多年来的社会变迁,比如结婚证书,在解放初期、改革开放初期等各个时期,都带有深深的时代烙印。菏泽曾经归属平原省,省会在新乡,虽然平原省存在的时间较短暂,但是现在菏泽地区很多老百姓家里都保存着一些平原省时期的物品。”王永昌告诉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菏泽市博物馆里保存着建国后各个时期的很多老物件,牛宣印家里的这些东西具有一定的价值,可以填补一些历史空白,反映菏泽的变迁。”
   市民李永良原来在菏泽市博物馆工作,退休后热衷于曹州木版年画、冀鲁豫边区的红色革命文献以及民间家谱的收藏。据李永良介绍,家谱,又称族谱、家乘、祖谱、宗谱等,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家谱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是由记载古代帝王诸侯世系、事迹而逐渐演变来的。家谱是一种特殊的文献,就其内容而言,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最具有平民特色的文献,记载的是同宗共祖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买卖契纸,即土地房产等交易的文约、文书,可称为契纸、契书,是契约社会的一种社会契约,一旦签订,必须遵守,不可更改,不准毁约,受法律保护。
   “以上物品都牵扯到‘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它是中国几千年来所形成的传统美德。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繁衍、生存与发展繁荣,皆靠其维系和保障,须臾不可或缺。即便是到了今天,随着社会变迁和风俗习惯的改变,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仍能看到它的影子,可见其影响之大、之深。当然,社会在发展,在前进,我们今天称之为法治社会,但契约社会中的精华部分还是要提倡和保留,糟粕部分则给予扬弃和剔除。以上物品,遗存在民间的已经不多见了。”李永良对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