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晚报20191010期 第A7版:专题

第A7版:专题

下一版>

<上一版

日期:[2019年10月10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7]

运载国之利器天安门前受阅,他不负重托

  • 运载国之利器天安门前受阅,他不负重托
  • 运载国之利器天安门前受阅,他不负重托
  • 运载国之利器天安门前受阅,他不负重托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胡云华
   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上,由4型11架无人机组成的无人作战第1方队震撼亮相,向世界展示了未来战场的新型作战力量。其中,107车的驾驶员就是咱菏泽人李峰,他受训208天,光荣地运载国之利器驶过天安门前。10月9日,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联系到了李峰,听他讲述了参加阅兵式背后的故事。
  入选无人作战方队,弥补多年遗憾
   2009年,李峰所在的单位整体参加了国庆庆典群众游行,他在国旗正步仪仗方队。“当时我23岁,没能进装备方队,心里一直觉得有些遗憾。”李峰告诉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今年的选拔通知发布后,他第一时间报了名,经过层层考核,有幸成为全旅选送的6名战士之一。
   “能进装备方队,弥补了我这10年来的遗憾。”李峰回忆道,3月3日,他抵达北京进行集训。因训练进程紧张,从3月初到6月底,他们每天清晨5时至夜间21时都在训练,一日三餐也在训练场上吃。
   这样的训练强度并未对李峰造成困扰,真正令他神经紧绷的,是严格的训练标准以及替补制度。
   面对“厘秒不差”“零故障”的标准和要求,每天从双脚踏上训练场地的那一刻起,李峰的注意力就高度集中,列队、开车门、上车……每个细节,他都要求自己尽全力做到最好,不想因丝毫失误而被划入替补队列。
   但是,驾驶车辆标齐排面,不仅需要注意时间和速度,还要求驾驶员对车辆的把控做到精确细致。为此,李峰与战友把休息时间也利用起来,常围在一起进行研讨,只求训练效果不断改进。
   “我们还商量出一些辅助方法,比如利用现有器材创造条件,逐步实现精确驾驶。”李峰说。
   7月,李峰所在的无人作战第1方队进入阅兵村,并很快开始与其他方队进行合练彩排。
  驾车经过天安门,满心的骄傲与自豪
   9月中下旬,李峰与战友进入长安街进行彩排,除注意力高度集中之外,他开始觉得有些紧张,但作为一名战士,他很清楚自己的使命与任务,便自行调整心态,尽力不出现失误。
   就这样,历经208天的坚持,李峰终于在10月1日当天迎来了国家与人民的检阅。当日凌晨,李峰所在的方队就等候在北京市新闻大厦附近,等待着盛世大典隆重启幕。
   “阅兵式正式开始后,我看到长安街两侧有很多人,又激动又紧张,但还是努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避免因过于激动而出现差错。”李峰告诉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驾车驶向天安门的那一刻,他已经无暇去在意情绪、环境等因素,满心的骄傲与使命感督促着他高质量地完成任务。
   96米路程,用时35秒,无人作战第1方队的战士们驾驶运输车,载着11架无人机,整齐又庄严地驶过天安门前,向世界展示了我国的新型武装力量。中央电视台的直播镜头里,李峰驾驶的107车伴随着《决胜千里进行曲》,意气风发地接受了人民检阅。
   “经过天安门后,我们按规定进行调整,下午15时返回阅兵村。”李峰说,至此,战士们的任务才算完成,在此之前,大家没有半分松懈。
   见证了国家的武装力量,参与了盛大的阅兵仪式,亲身体会了祖国的强大,李峰至今仍觉得热血沸腾。10月9日,完成任务的李峰坐上了返乡休假的火车,他想把军功章带给等候在菏泽的亲人,想把祖国的荣耀与富足,讲给年幼的孩子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