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08年01月04日] -- 菏泽日报 -- 版次:[A2]
风水先生“失宠”规划专家“抢手”

柳林镇农民建房打破千年旧习

巨野讯 2007年12月31日,巨野县柳林镇李楼村迎来了几位特殊的客人,他们来到村东头的空地处,从车上取下仪器和资料,有人测量,有人记录,有人画草图,件件事都做得一丝不苟。原来,这里是村里新规划的宅基地,他们准备开春后就在这里建设一批新农村住宅。但与以往建房前先请风水先生拿主意的惯例不同,这次村里请来的是县建设局的规划专家。
   “先看风水后盖房,子孙有福烟火长。”这是在许多农民心目中存在千年的旧习,而如今在柳林农村,这一“准则”正悄然发生着转变,风水先生正在农民建房新观念的冲击下“隐退”,规划专家成了抢手的 “香饽饽”,清洁、实用、节能、省地等科学理性的选择,正在成为农民建房的新追求。“现在,农民申请建房规划设计的‘订单’已经存了100多份,以后我们可过不上清静的日子喽!”柳林镇党委书记孙学兵高兴地说。
   柳林镇农民建房观念的改变,得益于镇里对新农村村镇建设的科学规划与引导。为了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村容村貌,镇里按照 “节能环保、节约用地、整洁美观”的目标,与县级规划建筑部门结合,编制了整体规划方案和新农村住宅图纸,免费赠送给农民选择,并在建设过程中全程参与指导。在镇里的积极引导和大力支持下,一些有见识的农民改变了建房找风水先生的惯例,纷纷请规划专家设计自己的住房。该镇柳林村请县规划设计专家进行规划设计,相继新建住宅80余幢,修建了排水管道,硬化了路面,通了有线电视,过去脏、乱、差现象得到了根本改观。
   柳林镇农民请规划专家帮助设计建设的住房,不仅带来了方便舒适的生活,节约用地也变得切实可行。同时,在规划专家的帮助下,该镇农民在规划住房时建起沼气池800余个,为林果业提供了大量无公害肥料。王庄村村民王自强自从在庭院里建起了沼气池,节省了一笔煤电等日常开销不说,他家的1.5亩蔬菜大棚,仅今年肥料一项就节约支出1000多元,生产出的蔬菜符合绿色食品标准,收入达2万多元。 (崔德荣)  编后
  科学引导是关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七大报告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是一个系统工程,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村容村貌和农民生活方式的改善,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但是,由于分散经营的生产方式,以及存在于农民心目中的旧观念,使建房看风水、私搭乱建、盲目攀比现象严重,一度成为村容整治的“拦路虎”。在新农村规划建设中,柳林镇一方面给予了智力支持,不仅组织专家队伍免费编制规划和设计图纸,而且在建设过程中全程参与指导,使农民过去“想不到”的事变成了现实。另一方面,加强了给排水、街道绿化硬化、有线电视网络等配套设施建设,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典型进行示范引导,使农民过去“做不到”的事成为了现实。应该说,巨野县柳林镇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新理念,得益于政府的引导和推动。政府之手“无形”,但政策的引导要“有形”,技术支持要“有形”,唯此,农民的陈旧观念才能在科学理念面前土崩瓦解,新农村建设才能在新观念的带动下风生水起。 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