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08年01月04日] -- 菏泽日报 -- 版次:[A2]
蔬菜专家田间地头指导农民

单县“百千万工程”促农共富

本报讯 2007年12月22日上午,单县科协由蔬菜专家孔祥民、房巨才组成的科技服务队冒着大雾来到了时楼镇西平楼村辣椒大棚察看,指导菜农科学管理。种植大户时圣永望着长势喜人的辣椒,连称蔬菜专家让辣椒成功度过了前期干旱、后期阴雨的坏天气。今年西平楼村在科协会员的指导下连片种植辣椒1100亩,预计到春节前上市,平均每亩可增产20%、增收1700元。
   2007年以来,单县科协立足农村,组织农技、兽医、能工巧匠等专业人才437名,大力实施科技入户工程,为农民办实事、谋实利。该县科协11个讲师团、3支科技服务队深入乡村300多次,培训当家农民2200人,推广新技术、新品种54项,培养种植大户240个,并建立起一批科技示范点。在长期调查、实践中,会员们认识到,没有掌握现代农业实用技术是制约农民增收的瓶颈。县科协就确定了“示范带动、以点扩面,让广大农民依靠科技致富”的思路。向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开展科技服务三农“百千万工程”的建议,2007年初,活动全面启动。该县组织100名科协会员,每人经调研考察自主确定联系10户科技示范户,每户示范户负责带动邻近10户农民,从而搭建起10000户农民增收的大格局。
   科技服务让农民尝到了学科学、用科学的甜头,也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增添了新活力。蔡堂镇梅庄村5年前引种特种梨100亩,但枝繁叶茂的梨树只开花不结果,愁煞了果农。高级林果工程师朱瑞强率队进村后,指导村民拉枝、压条、防治病害。2007年该村香梨增产2.1万公斤,39户村民从中受惠。同时,科技示范辐射带动周边农民从事杂果种植,科协因势联片指导,有效推动了当地林果由分散经营向产业化转型。李田楼乡棉花、浮龙湖水产、高老家乡芦笋、徐寨镇大蒜等专业基地在科技服务中实现联片发展,“湖西蔬菜”、“单州农资”等农合实体也不断扩大、做强。“百千万工程”正聚力万户农民,迈向丰产增收的小康大道。由于科普惠农工作突出,日前,单县科协被中国科协、国家财政部授予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全国科普示范基地荣誉称号。
  (傅子栋 王富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