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08年11月25日] -- 菏泽日报 -- 版次:[A4]

“老飞鸽”下岗了

上个星期天,我回到农村老家。一进门,母亲就告诉我,父亲昨天把家里的“老飞鸽”自行车当破烂卖了。“把‘老飞鸽’卖了?”我咋也不敢相信。我清楚地记得,30年前,这辆“老飞鸽”自行车是父亲托人到县城买的,也是我们村的第一辆自行车。正和母亲聊着,父亲从外面回来了。我问父亲怎么舍得把“老飞鸽”当废品卖了?父亲乐呵呵地说:如今家里有款式新颖的自行车,咱家那辆“老飞鸽”早已用不着了。
   1978年秋季的一天,那时我正在上初中,父亲从县城推回来一辆崭新的“飞鸽”牌自行车,村里的大人小孩把我家的院子围得水泄不通,比现在开进村里一辆奥迪轿车都稀罕。
   添了一辆自行车,父亲就忙活起来了。托人在供销社买来花红柳绿的车架包皮,精心把车架梁缠起来。父亲说,把车架梁缠起来,一是看起来美观,二是车架梁不易生锈。父亲把“飞鸽”看得非常金贵,每次骑车回家,都要用布条把车子擦得锃亮。阴天下雨,不是万不得已,父亲是舍不得骑它的。父亲经常吩咐家里人,如果阴天下雨骑自行车,回家后,必须用布沾水把车身、车圈各个部位都擦净,然后用一块干布再擦一遍。父亲说,这样保新时间长。
   从上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在我的印象中,我家买的自行车不下6辆,自行车的款式也不断更新,父亲惟独与他的这辆“老飞鸽”结下了深厚感情。记得有一次,邻居大伯借“老飞鸽”走亲戚,在回家的路上不小心掉进了路边的泥沟里,车圈变成了椭圆形,车子前叉断裂。那天,父亲心疼得半宿没睡着觉。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改革的步伐铿锵有力,我家的经济状况和其他农民家庭一样改善许多。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短短几年间就在农村迅速普及了。
   生活富裕了,社会进步了,我家的“老飞鸽”自然也该下岗了。我相信,随着中央更多惠农政策的落实,在农村会有更多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工具与“老飞鸽”一样,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成为一种记忆。这样的消失,是社会的进步,是迈向小康社会的必然。
  王学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