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09年04月27日] -- 菏泽日报 -- 版次:[A1]
六十年风雨沧桑 六十年辉煌巨变

菏泽学院隆重举行60周年庆典大会

      本报讯 (记者 兆聚 东伦 刘洋)惠风和畅,牡丹飘香。4月26日,菏泽学院迎来了建校60周年庆典。上午10点,伴随着雄壮的国歌,庆典大会在学院新校区广场隆重举行。 山东省委原副书记、省政协原副主席、菏泽学院名誉院长王修智,省政协原副主席、菏泽学院名誉院长刘洪仁,省政府办公厅巡视员张俊、省交通厅厅长贾学英、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兴民,省科协副主席许素海,市领导赵润田、贾凤英、杨永昌、王浩、高木斗、刘勇、王志强、邵好学、黄秀玲、何茂远等出席庆典大会。菏泽学院党委书记张存金主持大会。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李建国,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原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副政委、中将、校友李清印,国家林业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校友李育才,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校友董凤基等领导同志,分别为校庆题了辞。教育部、中国武警总队,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何鲁丽,山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黄胜,校友李清印、李育寸等分别发来贺信,国内外100多所高校发来贺信或贺电,向全校师生员工和海内外校友致以热烈的祝贺。
   张兴民代表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在庆典大会上发表讲话,他首先向菏泽学院六十周年校庆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校师生员工表示亲切的慰问!
   他说,六十年来,菏泽学院秉承“修德、笃学、求是、创新”的校训,经过一代代师生的艰苦创业,菏泽学院克服了种种困难,各项事业稳步发展,为地方培养了大批优秀师资和其他专门人才,为我省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60年来,特别是近年来,全体师生员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艰苦创业,和谐发展,学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张兴民希望学院以60年校庆为契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为建设经济文化强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赵润田在庆典大会上致辞。他说,菏泽学院建校60周年庆典,这是菏泽学院师生员工的盛大节日,也是菏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一大喜事。他代表市委、市政府和全市900万人民,向学院全体师生及广大校友致以热烈的祝贺和亲切的慰问!
   赵润田指出,菏泽学院是全市唯一的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自1949年初创以来,学校先后经历了由中专到专科、由专科到本科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在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洗礼下,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菏泽学院在改革中成长壮大,在创新中发展进步。尤其是升为本科院校以来,学校不断更新办学理念,深入推进教育各项改革,努力完善基础设施,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推动学科发展,全面提升办学质量,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在菏泽经济和文化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引领和促进作用。菏泽学院60年的办学历史,就是菏泽教育事业发展壮大的历史,是全市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见证。
   赵润田表示,加快发展菏泽学院,是促进我市“四大基地一大产业”建设的重要举措,符合全市人民摆脱经济欠发达状况的强烈愿望。
  希望菏泽学院以60年校庆为新的起点,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动力,按照市委提出的“高境界、高标准、高效率、高效益”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发扬成绩,发挥优势,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为国家培养更多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为菏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市委市政府将一如既往地在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给予菏泽学院最大的支持和帮助,为菏
  
  泽学院营造科学发展的良好空间。
   庆典大会上,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郁章玉博士致欢迎辞,对前来参加庆典大会的领导、嘉宾、校友致以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并在回顾学院60载奋斗历程的同时,勉励全校师生围绕构建和谐校园和促进科学发展两大主题,努力把学院的各项事业做好、做大、做出特色。
   菏泽学院的前身是1949年成立的冀鲁豫区菏泽师范学校,建国后改称菏泽第一师范学校,1958年经山东省人民委员会批准,改建为菏泽师范专科学校。2002年1月,经山东省政府部门批准,菏泽师专
  
  、菏泽教育学院、菏泽广播电视大学合并,同时吸纳菏泽农业学校、菏泽师范学校办学资源,组建新的菏泽师专,并以此为基础筹建菏泽学院。2004年5月,国家教育部门正式批准菏泽学院为普通本科高校。建校60年来,先后向社会输送了合格毕业生10万余人,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近年来,学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不断解放思想,创新办学思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的战略,学科体系和专业设置逐步完善,办学层次不断提升,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办学条件日趋完善,科研成果日益丰硕,教育质量显著提高。
   按照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和“353”三步走发展战略,到2015年,学校将下力培育一批省内国内知名学科和优势专业,培养、引进、聘用一批知名专家和学科带头人,将学校建设成为办学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地方本科院校。
   学生代表、教师代表、校友代表和高校代表在会上先后发言。
   来自海内外的历届校友、多所兄弟院校代表、社会各界人士和在校师生2万余人参加了庆典大会,并观看了异彩纷呈的文艺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