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09年04月27日] -- 菏泽日报 -- 版次:[A2]
大嫂子的“存钱罐”越来越沉

曹县

留守妇女
  ”
  靠林下养殖发家
        本报讯 (记者 武占民)蔡艳丽承包20亩丰林地养白鹅,一只纯收益 3元;沙翠玲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在全县带起2000多个养殖户……在曹县,鸡鸭鹅被戏称为农家妇女的“存钱罐”。随着林下养殖的发展,如今,她们的“存钱罐”变得越来越沉。
   曹县林地面积有40万亩,其中速生丰产林25万亩,大部分为三年以上的成材林,林下多数农作物已不能生长,造成大量林地闲置。同时,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而一些农村妇女由于年龄偏大等原因无法进城,成为“留守妇女”。
   县妇联围绕县里提出的 “林牧结合”号召,因势利导,穿针引线,组织农村妇女积极投入林下养殖。她们联合县信用联社下乡排查,逐步筛选,为搞林下养殖的妇女提供贷款;与畜牧、农业等部门结合,加大对养殖户的技术培训和专业指导,举办各种养殖信息培训班,受培训妇女达5000余人。
   普连集镇养殖大户蔡艳丽,林下饲养四川白鹅1万多只,80天出栏,除去鹅苗、饲料、防疫、人工等成本,一个饲养周期纯盈利3万元,每年可出栏4批。在取得可观经济效益的同时,蔡艳丽也成为村里脱贫致富的带头人。在她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农村妇女尤其是“留守妇女”开始搞起了林下养殖。
   为动员孙老家镇李庄村的姐妹们发展林下养殖,县妇联曾经把培训班办到该村村头。如今,李庄村已有80多家农户搞起了林下养殖,其中30%的养殖户建起了养鸭、养鹅大棚。李庄村由原来的贫困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县妇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做好协调工作,引导大部分养殖户与鑫乐养殖中心、国瑞鸭业等养殖加工龙头企业签订供销合同,最大限度地降低市场风险。
   典型示范带动,林下养殖在全县农村中迅速蔓延开来。砖庙镇李路相、王集镇季集等村庄,养殖户均占本村总户数的60%以上。平时,村里的妇女不再聚群唠闲嗑、拉长呱,取而代之的是脚步匆匆,身影利索。大家一心扑在种植、养殖上,交流的内容也不再是东家长、西家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