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09年10月27日]
-- 菏泽日报 --
版次:[A1]
成武:放大的学问
一个县域、人口、财政、交通小县,不甘落后,以昂扬的雄心斗志,处处谋划大项目、谋求科学发展,终于做出了令人瞩目的大产业。请看——
成武:放大的学问
金秋十月,天高气爽。深秋的成武大地,大项目建设炙热一片。置身其中,深深感受到一种“欲与天公试比高”的信念张力,正在坚强地支撑着成武谋取大项目、谋划大产业、谋求大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小县成武,却处处体现着放大的学问。
抢占制高点
达驰电气公司是成武县在零资源条件下培育出的机电制造业“旗舰”,去年投资5亿多元,建成了500KV级超高压变压器和GIS两个大项目,跃入全国同行业四强。2008年主营业务收入19亿元,利税2亿元,今年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已与去年全年基本持平。今年又上马了750KV级最高压变压器项目,抢占国内变压器制造业制高点。呈祥电工电气公司积极抢搭国家扩大内需的班车,投资3.5亿元建设防污闪铁塔、风力发电设备两个大项目,达产后产品供不应求。
在达驰、呈祥的带动下,塞克斯电气公司、华驰电气公司均投资1亿多元,建设220KV级节能变压器项目,同时跻身大型变压器厂家行列;顺达机械、鲁能电磁线、成威机电等与变压器制造相关联企业,县里协调他们同龙头企业合作,实现共繁共荣。目前,全县24家规模机电制造业中,在建大项目20个,他们纷纷“攻城略地”,抢占企业发展的制高点。
唯大是举
两年前,成武县化工企业为零。两年后,化工产业建成规模企业17家,在建大项目16个,2008年主营业务收入16亿元,利税1.5亿元。短短两年内,成武化工产业唯大是举,从无到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发展化工产业,成武资源同样为零。“如何抢占一席之地?”唯有招商引资!成武县的决策者们达成了共识。2007年春天,县委书记杨晓玲获悉青岛天元化工欲到外地发展的消息后,亲自带领有关人员四赴青岛洽谈,并辅以扎实的后备工作,终于争得投资12.8亿元的精细化工大项目落地。今年天元海藻酸钠项目已建成投产,同时,天元化工正在积极准备再上三个投资过10亿元的大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规模将位居全国第三,前景无限。同时,与天元产品相关联的4家规模企业也聚集成武。
正是天元化工的成功引进,更加激发了全县人民的招商热潮。县里出台更为积极的招商引资政策,目标直指大型化工项目。2008年,总投资4.8亿元的利通石油化工项目落地成武,一期工程1.6万吨石油储备库建成,成品油批发销售已覆盖苏鲁豫皖边区。二期工程4个石油化工项目即将建成投产,年产销可达15亿元。投资1.5亿元的高清洁无铅汽油项目,正在夜以继日地施工。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7亿元,利税1亿元。目前煤化工、橡胶助剂、达瑞化工等大项目正向成武汇集。
敢为人先
通过扒皮剪杆,再到熏蒸房里“住”上一段时间,原来的红皮大蒜则变身成紫黑透亮的“黑疙瘩”火蒜。精细装箱后,就漂洋过海到了印尼。看似简单的红变黑,菏泽天鸿果蔬的大蒜却身价倍增。
2007年底,印度尼西亚出台了大蒜新规,针对十几种病虫害,要求作熏蒸处理。印尼是我国鲜蒜出口量最大的国家,每年约40万吨鲜蒜出口至印尼。面对骤然抬高的门槛,2008年1月份获知信息后,成武县迎难而上、积极应对、重点招商。香港利瑶集团和深圳润宽贸易公司共同看好了成武丰富的资源,他们合资兴建的外向型企业——菏泽天鸿果蔬有限公司迅速落地大田集镇。项目投资1.6亿元,年加工熏蒸火蒜及制品超过12万吨,去年2月份开工建设,6月份达产,一跃成为鲁西南蒜区大蒜深加工项目的领军企业,成武40%的大蒜就地增值。
与此同时,拥有中国著名品牌的利生面业、大地玉米公司等粮食加工龙头企业,纷纷上马大项目,产品更具市场竞争力。锦源安博斯服装公司危中寻机,积极拓宽国外市场份额,效益大增。今年1-8月份,入库税金761.6万元,同比增长397.78%。
通讯员隋启良
成武:放大的学问
金秋十月,天高气爽。深秋的成武大地,大项目建设炙热一片。置身其中,深深感受到一种“欲与天公试比高”的信念张力,正在坚强地支撑着成武谋取大项目、谋划大产业、谋求大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小县成武,却处处体现着放大的学问。
抢占制高点
达驰电气公司是成武县在零资源条件下培育出的机电制造业“旗舰”,去年投资5亿多元,建成了500KV级超高压变压器和GIS两个大项目,跃入全国同行业四强。2008年主营业务收入19亿元,利税2亿元,今年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已与去年全年基本持平。今年又上马了750KV级最高压变压器项目,抢占国内变压器制造业制高点。呈祥电工电气公司积极抢搭国家扩大内需的班车,投资3.5亿元建设防污闪铁塔、风力发电设备两个大项目,达产后产品供不应求。
在达驰、呈祥的带动下,塞克斯电气公司、华驰电气公司均投资1亿多元,建设220KV级节能变压器项目,同时跻身大型变压器厂家行列;顺达机械、鲁能电磁线、成威机电等与变压器制造相关联企业,县里协调他们同龙头企业合作,实现共繁共荣。目前,全县24家规模机电制造业中,在建大项目20个,他们纷纷“攻城略地”,抢占企业发展的制高点。
唯大是举
两年前,成武县化工企业为零。两年后,化工产业建成规模企业17家,在建大项目16个,2008年主营业务收入16亿元,利税1.5亿元。短短两年内,成武化工产业唯大是举,从无到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发展化工产业,成武资源同样为零。“如何抢占一席之地?”唯有招商引资!成武县的决策者们达成了共识。2007年春天,县委书记杨晓玲获悉青岛天元化工欲到外地发展的消息后,亲自带领有关人员四赴青岛洽谈,并辅以扎实的后备工作,终于争得投资12.8亿元的精细化工大项目落地。今年天元海藻酸钠项目已建成投产,同时,天元化工正在积极准备再上三个投资过10亿元的大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规模将位居全国第三,前景无限。同时,与天元产品相关联的4家规模企业也聚集成武。
正是天元化工的成功引进,更加激发了全县人民的招商热潮。县里出台更为积极的招商引资政策,目标直指大型化工项目。2008年,总投资4.8亿元的利通石油化工项目落地成武,一期工程1.6万吨石油储备库建成,成品油批发销售已覆盖苏鲁豫皖边区。二期工程4个石油化工项目即将建成投产,年产销可达15亿元。投资1.5亿元的高清洁无铅汽油项目,正在夜以继日地施工。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7亿元,利税1亿元。目前煤化工、橡胶助剂、达瑞化工等大项目正向成武汇集。
敢为人先
通过扒皮剪杆,再到熏蒸房里“住”上一段时间,原来的红皮大蒜则变身成紫黑透亮的“黑疙瘩”火蒜。精细装箱后,就漂洋过海到了印尼。看似简单的红变黑,菏泽天鸿果蔬的大蒜却身价倍增。
2007年底,印度尼西亚出台了大蒜新规,针对十几种病虫害,要求作熏蒸处理。印尼是我国鲜蒜出口量最大的国家,每年约40万吨鲜蒜出口至印尼。面对骤然抬高的门槛,2008年1月份获知信息后,成武县迎难而上、积极应对、重点招商。香港利瑶集团和深圳润宽贸易公司共同看好了成武丰富的资源,他们合资兴建的外向型企业——菏泽天鸿果蔬有限公司迅速落地大田集镇。项目投资1.6亿元,年加工熏蒸火蒜及制品超过12万吨,去年2月份开工建设,6月份达产,一跃成为鲁西南蒜区大蒜深加工项目的领军企业,成武40%的大蒜就地增值。
与此同时,拥有中国著名品牌的利生面业、大地玉米公司等粮食加工龙头企业,纷纷上马大项目,产品更具市场竞争力。锦源安博斯服装公司危中寻机,积极拓宽国外市场份额,效益大增。今年1-8月份,入库税金761.6万元,同比增长397.78%。
通讯员隋启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