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09年10月28日]
-- 菏泽日报 --
版次:[A1]
亦商亦农 工商助农
单县11亿元民营资本“返璞归田”
本报讯 (通讯员 傅子栋 记者 武占民)单县民营业主孙向东将经商赚到的2000多万元资金投入到装饰木业和山药种植,还多方筹集1000多万元民营资本,与2千多农户签下订单,组成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5万多亩的优质山药种植基地。在他的带动下,全县发展山药种植专业大户450多户,连续两年实现增产增收。
长期以来,由于城乡二元结构一直没有获得实质性的打破,农业和农村往往成了“低效率”、“低速度”、“低水平”的代名词,外地资金不敢进入农村,本土有限的资金也往往“外投”追求利益最大化,农村主要劳动力离开本土打工挣钱,农业生产和农村工作留给了妇女、儿童等,导致个别地方农业生产落后,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城乡差距拉大。究其原因,当然是没有“资本”来说话。
在国际金融危机大背景下,单县县委、县政府立足资源优势,狠抓民营资本投资农业力度。仅今年1至9月,全县就吸引民营资金6亿多元,以土地入股、联合种养、技术服务等方式,集约流转农民承包地3万余亩,兴建生产基地23个,带动6万多农户参与产业化经营。全县初步形成了以食品加工、棉毛纺织、木材加工为主的优势农副产品加工产业群体。
单县以装饰板材生产、销售闻名全国,涌现出一大批身价过千万元的工商企业老板。历经商海潮起潮落,以单县老板的精明,采取什么样的投资方式较稳健?“亦商亦农,工商助农”的模式备受青睐。于是是,他们着眼“分散风险,稳健经营”,在投资上有了“返璞归田”的倾向。至目前,全县有11亿元民营资本“返璞归田”,围绕果蔬加工、木材加工、畜产品加工、蚕茧加工等产业,壮大了芦笋、大蒜、山药、蚕桑、林木、林下养鸭等六大农业支柱产业。
民营资本的大量注入,让单县农业活力迸发。单县三元农产品开发公司投资1.8亿元,创办年出栏万头优质鲁西黄牛的现代化大型养殖基地。高韦庄镇的生态农业园租赁农田3000亩,建成了现代果蔬观光园。曹庄农业综合开发公司租赁土地3000余亩,发展水果、养殖业。朱氏中药材基地、莱河桑蚕养殖基地,投资均在1500万元以上,提升了产业的档次和水平。
长期以来,由于城乡二元结构一直没有获得实质性的打破,农业和农村往往成了“低效率”、“低速度”、“低水平”的代名词,外地资金不敢进入农村,本土有限的资金也往往“外投”追求利益最大化,农村主要劳动力离开本土打工挣钱,农业生产和农村工作留给了妇女、儿童等,导致个别地方农业生产落后,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城乡差距拉大。究其原因,当然是没有“资本”来说话。
在国际金融危机大背景下,单县县委、县政府立足资源优势,狠抓民营资本投资农业力度。仅今年1至9月,全县就吸引民营资金6亿多元,以土地入股、联合种养、技术服务等方式,集约流转农民承包地3万余亩,兴建生产基地23个,带动6万多农户参与产业化经营。全县初步形成了以食品加工、棉毛纺织、木材加工为主的优势农副产品加工产业群体。
单县以装饰板材生产、销售闻名全国,涌现出一大批身价过千万元的工商企业老板。历经商海潮起潮落,以单县老板的精明,采取什么样的投资方式较稳健?“亦商亦农,工商助农”的模式备受青睐。于是是,他们着眼“分散风险,稳健经营”,在投资上有了“返璞归田”的倾向。至目前,全县有11亿元民营资本“返璞归田”,围绕果蔬加工、木材加工、畜产品加工、蚕茧加工等产业,壮大了芦笋、大蒜、山药、蚕桑、林木、林下养鸭等六大农业支柱产业。
民营资本的大量注入,让单县农业活力迸发。单县三元农产品开发公司投资1.8亿元,创办年出栏万头优质鲁西黄牛的现代化大型养殖基地。高韦庄镇的生态农业园租赁农田3000亩,建成了现代果蔬观光园。曹庄农业综合开发公司租赁土地3000余亩,发展水果、养殖业。朱氏中药材基地、莱河桑蚕养殖基地,投资均在1500万元以上,提升了产业的档次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