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09年11月07日]
-- 菏泽日报 --
版次:[A4]
惟有真爱酿甜蜜
——单县乡村教师曹素华二三事
今年40多岁的曹素华是单县李田楼乡中学一名女乡村教师。其质朴动人的故事,在校园、村庄传为美谈。
老师,我多想叫您一声妈妈
一天,曹素华任教班级的一个叫小楠的活泼女孩子突然缄默无语。曹素华将小楠领到办公室,一边帮她扎辫子,一边和蔼地探究缘由。最后,小楠开口说话了:“爸爸接回家一个妈妈。妈妈嫌我不搭理她,撵我到爷爷家去。这样我就不能上学了!”曹素华心里一颤,遂把小楠揽进怀里,动情地说:“你是个乖孩子,妈妈会疼爱你的!”
第二天,曹素华骑车10多公里,到小楠家探访。曹素华对小楠后妈说:“你女儿很聪明,只要我们多关心她,这孩子肯定会有很大的进步!”“这孩子看我像仇人,不愿和我说话!”小楠后妈埋怨道。“听说你自幼失去母亲,现在咱们又都做了母亲。我们应该体会到一个孩子失去母爱是啥滋味!”曹素华含泪说:“小楠很懂事,她对我说,她盼望你能像她亲妈一样,爱她、疼她!……”
第三天,曹素华惊疑地看到小楠的脸蛋洗得干干净净,头发梳得光洁明亮,与同学追逐嬉戏。曹素华开心地笑了。在全校硬笔书法比赛中,小楠获得了二等奖。
近日,在《我喜欢的一个人》命题作文中,小楠写到:曹老师,您真像我妈妈,我从心里想叫您一声妈妈……
钱花在老人身上,天经地义
1987年腊月,曹素华嫁到李田楼乡孟井寺村。婆家的窘困,曹素华至今记忆犹新。老实巴交的大哥是光棍汉,年迈的公公患有严重的肺心病,无大恙的婆婆体单气弱,丈夫整日忙于公务,伺候父母、操持家务的重担落到了曹素华一个人肩上。
2000年一个寒冷的冬日,公公呼吸困难,生命垂危。此时,丈夫外出学习,指望不上,她带上仅有的1000元钱,把公公送到县城一家医院治疗。她白天坚持到校上课,晚上依偎在公公的病榻前端屎端尿,嘘寒问暖。半个月后,公公的病情得到缓解,而她却病倒了……
2002年腊月,公公病情再次突发。曹素华一直守护在老人身边,10多天的治疗,花了1万多元。半年后,公公溘然长逝。十几年间,为给公公治病,曹素华花掉了节衣缩食的所有积蓄。曹素华说:“老人拉巴我们小的不容易。钱花在老人身上,天经地义。”
这媳妇真孝顺,像亲闺女一样
2006年3月的一天,73岁的婆婆突然摔倒。曹素华把昏迷婆婆送到县城一家医院,被确诊为脑溢血。之后的10多天,婆婆深度昏迷。曹素华找来一个亲戚帮她守候婆婆,天一亮,她骑车从医院赶到学校上课,傍晚赶回医院,替换守候婆婆。她给老人翻身、擦洗、按摩,喂饭、喂药。只要看到婆婆手脚动弹,她就不停地、轻轻地对着老人的耳畔呼唤:娘、娘,您听见了,俺是素华……此时,老人微闭的双眸溢出浑浊的泪珠。同室病友说:“这媳妇真孝顺,像亲闺女一样!”
孝心感动了苍天。20天后,婆婆奇迹般地睁开了双眼。40天后,婆婆奇迹般地下床站立了。三个月后,婆婆奇迹般地迈出了脚步,并能开口说话了。老人第一句话:“素华,娘没死,多亏你啦!”
去年4月,丈夫为单位架电时,不慎摔断了腰椎。曹素华请亲戚在家照看婆婆,她利用早午课余时间到医院照料丈夫,晚上在家伺候婆婆。近一个月里,曹素华风雨无阻地奔走于医院、家庭、学校之间,再苦再累,也没有耽误孩子的课程,没有放松照顾婆婆、丈夫。
丈夫出院后,曹素华悉心照料,纤弱的躯体“扛着”丈夫行走锻炼;一早一晚,帮丈夫按摩四肢……如今,丈夫的腰椎功能得到康复,没有出现医生预见的后果。
近日,女儿在一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习作,题目是《创造奇迹的妈妈》。女儿写到:命运多舛,没有击倒妈妈,反而使妈妈更坚强。妈妈用天下最质朴的爱,为我们全家酿造了幸福……通讯员刘厚珉王晓玉记者彭娟
老师,我多想叫您一声妈妈
一天,曹素华任教班级的一个叫小楠的活泼女孩子突然缄默无语。曹素华将小楠领到办公室,一边帮她扎辫子,一边和蔼地探究缘由。最后,小楠开口说话了:“爸爸接回家一个妈妈。妈妈嫌我不搭理她,撵我到爷爷家去。这样我就不能上学了!”曹素华心里一颤,遂把小楠揽进怀里,动情地说:“你是个乖孩子,妈妈会疼爱你的!”
第二天,曹素华骑车10多公里,到小楠家探访。曹素华对小楠后妈说:“你女儿很聪明,只要我们多关心她,这孩子肯定会有很大的进步!”“这孩子看我像仇人,不愿和我说话!”小楠后妈埋怨道。“听说你自幼失去母亲,现在咱们又都做了母亲。我们应该体会到一个孩子失去母爱是啥滋味!”曹素华含泪说:“小楠很懂事,她对我说,她盼望你能像她亲妈一样,爱她、疼她!……”
第三天,曹素华惊疑地看到小楠的脸蛋洗得干干净净,头发梳得光洁明亮,与同学追逐嬉戏。曹素华开心地笑了。在全校硬笔书法比赛中,小楠获得了二等奖。
近日,在《我喜欢的一个人》命题作文中,小楠写到:曹老师,您真像我妈妈,我从心里想叫您一声妈妈……
钱花在老人身上,天经地义
1987年腊月,曹素华嫁到李田楼乡孟井寺村。婆家的窘困,曹素华至今记忆犹新。老实巴交的大哥是光棍汉,年迈的公公患有严重的肺心病,无大恙的婆婆体单气弱,丈夫整日忙于公务,伺候父母、操持家务的重担落到了曹素华一个人肩上。
2000年一个寒冷的冬日,公公呼吸困难,生命垂危。此时,丈夫外出学习,指望不上,她带上仅有的1000元钱,把公公送到县城一家医院治疗。她白天坚持到校上课,晚上依偎在公公的病榻前端屎端尿,嘘寒问暖。半个月后,公公的病情得到缓解,而她却病倒了……
2002年腊月,公公病情再次突发。曹素华一直守护在老人身边,10多天的治疗,花了1万多元。半年后,公公溘然长逝。十几年间,为给公公治病,曹素华花掉了节衣缩食的所有积蓄。曹素华说:“老人拉巴我们小的不容易。钱花在老人身上,天经地义。”
这媳妇真孝顺,像亲闺女一样
2006年3月的一天,73岁的婆婆突然摔倒。曹素华把昏迷婆婆送到县城一家医院,被确诊为脑溢血。之后的10多天,婆婆深度昏迷。曹素华找来一个亲戚帮她守候婆婆,天一亮,她骑车从医院赶到学校上课,傍晚赶回医院,替换守候婆婆。她给老人翻身、擦洗、按摩,喂饭、喂药。只要看到婆婆手脚动弹,她就不停地、轻轻地对着老人的耳畔呼唤:娘、娘,您听见了,俺是素华……此时,老人微闭的双眸溢出浑浊的泪珠。同室病友说:“这媳妇真孝顺,像亲闺女一样!”
孝心感动了苍天。20天后,婆婆奇迹般地睁开了双眼。40天后,婆婆奇迹般地下床站立了。三个月后,婆婆奇迹般地迈出了脚步,并能开口说话了。老人第一句话:“素华,娘没死,多亏你啦!”
去年4月,丈夫为单位架电时,不慎摔断了腰椎。曹素华请亲戚在家照看婆婆,她利用早午课余时间到医院照料丈夫,晚上在家伺候婆婆。近一个月里,曹素华风雨无阻地奔走于医院、家庭、学校之间,再苦再累,也没有耽误孩子的课程,没有放松照顾婆婆、丈夫。
丈夫出院后,曹素华悉心照料,纤弱的躯体“扛着”丈夫行走锻炼;一早一晚,帮丈夫按摩四肢……如今,丈夫的腰椎功能得到康复,没有出现医生预见的后果。
近日,女儿在一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习作,题目是《创造奇迹的妈妈》。女儿写到:命运多舛,没有击倒妈妈,反而使妈妈更坚强。妈妈用天下最质朴的爱,为我们全家酿造了幸福……通讯员刘厚珉王晓玉记者彭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