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0年06月18日] -- 菏泽日报 -- 版次:[A2]

绘就农村新画卷

——巨野县新农村建设速描
一个个村庄掩映在绿树丛中,一处处富民产业在乡村悄然兴起,一条条水泥路连接着别致的楼房,优美的自然景观和富有现代气息的新村相映成趣,勾勒出一幅幅美丽的新农村画卷。三夏时节在巨野县采访,处处感受到新农村建设的火热场面。今年以来,巨野县以压煤新村建设为突破口,以城中村、城边村和大企业周边村改造为重点,新农村建设扎实深入开展。
   科学完善城镇规划体系
   巨野县在新农村建设中坚持把规划放在首位,努力加大资金投入,加快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将全县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市民与农民作为一个整体来统筹谋划。对全县1308平方公里范围内的产业、人口、用地、城乡建设、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统一规划,建立完善“一个中心、二条轴线、三级城镇、四个片区”的科学完善城镇规划体系,努力形成一体两翼、五组团和中心城区——小城镇——农村社区——居民点梯次分明,发展有序的城乡发展格局。目前,全县县域村镇规划体系、农村住房和危房改造规划已完成;全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全省第一个通过审批;15个镇驻地总体规划已完成,为指导全县新农村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着力推进“六型”新农村建设
   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巨野县对实施改造的村庄进行核准分类,着力推进“六型”新农村建设。产业带动型。依托龙头企业、大型商贸流通市场,整合各类资源,发展优势产业。目前,发展特色加工专业村120个,实现就地转移劳动力2.5万人。高效农业型。积极调整农业结构,根据“一林二牧三市场四加工”的农业发展路子,有针对性地发展蔬菜、果树种植和畜禽养殖业专业村。园区带动型。在搞好园区规划的基础上,以园区土地整合,推动园中村搬迁建设,引导居民整体迁建。目前已纳入实施县工业园村庄搬迁3个,动迁居民475户,整合土地1500亩;新纳入玻璃产业园整体搬迁村庄5个、煤化工业区整体搬迁村庄3个。帮扶共建型。通过机关事业单位与村庄建立对口帮扶机制,以城带乡推进新农村建设。今年以来,共帮扶300多万元资金和物资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劳务输出型。充分运用职教中心、远程教育等形式,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创业致富能力。六是压煤村庄搬迁型。因巨野煤田开发需要,该县共需搬迁6个镇的68个村庄,8万人。今年以来,全县新启动40个新村建设,目前,已完成拆迁10.6万平方米,开工建设独栋别墅和多层楼房860栋,规划建筑面积18.8万平方米,可节约土地1600亩。
   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巨野县不断加大资金扶持投入,在省、市奖补的基础上,县里拿出2000万元用于支持新农村建设。动员全县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农村住房建设,搞好上级金融机构政策衔接和落实工作。紧紧抓住当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机遇,统筹安排好农村居民点、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和二、三产业发展用地。在规划修编中对城镇、村庄周围的基本农田进行合理调整,为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预留建设用地空间。对集中连片改造的村庄,优先安排挂钩试点、土地置换和土地整理复垦项目,实现土地整理与农房建设有机融合。不断加大规费优惠及产权支持力度。城市规划区内城中村、城边村和建制镇驻地村庄进行统一建设改造,用于安置农村居民的住房,按规定减免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城市规划区外旧村改造、整村迁建和农民自建住房,不收任何费用。
  通讯员徐兴波 记者苏成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