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0年10月10日] -- 菏泽日报 -- 版次:[A2]

金 秋 时 节 景 象 新

——定陶县“三秋”生产见闻
“您看看,这种子个个颗粒饱满,色泽光亮,明年一定又是个好收成。”定陶县定陶镇牛楼村农民徐玉祥双手捧起一把补贴麦种,动情地对记者说。眼下,正是农民备置麦种的好时机,定陶县抽调专门人员成立义务服务队,统一调配车辆,把补贴良种及时送到农民手中。据了解,今年定陶县补贴良种实现了全覆盖,补贴面积达73万亩,受益群众将达到14万户。
   今年以来,定陶县围绕创新强农、科技兴农、服务为农,稳粮食、优结构、强服务、抓龙头、促增收,在全县大力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通过配方施肥、秸秆还田等形式,传统的耕作方式悄然发生改变,走出了一条低碳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好路子。
  土地吃上“营养餐”
  这几天,天气晴朗,正是玉米晾晒的好时机。定陶县冉堌镇潘刘庄村村民刘康法正在家中忙着收拾玉米,黄灿灿的玉米棒子挂满了农家小院。刘康法说:“我今年种了五亩玉米,亩产达到1200斤。这么好的产量,全都是因为庄稼地里采用了配方施肥。”说到配方施肥的好处来,刘康法给我们算了一笔账:“一亩地就省了二三十块钱,五亩地玉米却增产800多斤。”
   该县农业局土肥站副站长梁茂荣介绍:“我们农业部门根据测土化验结果,奔着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的原则,进行因地制宜、合理施肥,每亩减少不合理施肥约2.1公斤,全县共减少不合理施肥300多万公斤,有效减少了土壤污染,保护了环境。截至目前,全县共采集土壤样本9000余个,化验分析6万余项次,布置3414田间试验56个,校正试验70个;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入户率达95%以上,平均每亩增产10%左右,每亩增收100多元。
  秸秆变成“香饽饽”
   秋收时机,定陶县马集镇袁堂村村民袁朝阳收获玉米后,没有像往年一样将秸秆拉出来烧掉,而是通过机器将秸秆全都粉碎后归还给耕地。袁朝阳告诉记者:“把玉米秆返给土地,这个地也壮了,省去不少买肥料的钱。”
   县农机局服务中心副主任李勇说:“实行玉米秸秆还田以后,可以培植肥力,不仅减少了原来秸秆焚烧带来的空气污染,还可以使粮食增产3%到5%,全县60余万亩小麦可以增收1000余万元。”如今在定陶县,玉米秸秆还田率已达到了95%以上,越来越多的老百姓认识到秸秆还田对土地、对环境的好处,通过土地的“低碳革命”,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民告别“三弯腰”
   “原来种庄稼是个出力的活,播种、耘田、收割都得靠人工,哪个环节不得弯弯腰?常常累得腰酸背疼腿抽劲;现在种庄稼可省事了,播种有播种机,耘田有耘田机,收割有收割机,从收到种全部是机械化,既省力又省事。”定陶县南王店乡张董集村种粮大户刘现尧站在地头,生产工具的变迁让他深有感触。
   今年秋天,定陶县共组织农用拖拉机达1.25万台,大中型拖拉机总量达到4528台,玉米联合收获机达400台,小麦、玉米免耕播种机达500台,农机总动力达78.43万千瓦,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不到10天时间45万亩玉米就收割完毕,农民甩掉了镰把子,“三秋”变“一秋”,把农民从“三弯腰”中解放出来,大大提高了农民种粮积极性。 通讯员 陈西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