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1年10月31日] -- 菏泽日报 -- 版次:[B3]
在光影中远行

(下)

——记新时期全国十佳电影导演杨光远
文/张长国
  导演生涯
   杨光远曾说:“我在军队里拍了二十多年纪录片、军教片,这是我从影的第一阶段。”而电影《归心似箭》的拍摄则是他第二阶段的起点之作。1979年,杨光远在摄影方面和军教片、纪录片拍摄中出色的成绩被老导演李俊看中,李俊亲自请杨光远到故事片《归心似箭》电影剧组任摄影师。
   事实证明,李俊导演确实没有看错人。杨光远把拍摄军教片、纪录片多年的知识积累恰到好处地运用于《归心似箭》的影片拍摄中,使这部由著名表演艺术家赵尔康、斯琴高娃主演的影片在摄影方面收到了风格自然、朴实的良好效果,另外,他还注重吸取国外影片拍摄的一些方式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实践当中去。
   有一次要拍摄一个有关煤窑里的镜头,因为煤炭是黑的,灯光师用了很多灯光都不能充分让矿洞亮起来,这给拍摄造成了很大的困难,杨光远想起看过的杂志上有篇文章,介绍瑞典摄影师用一种前闪光和后闪光的技术处理这个问题。于是,他就尝试了这种方法,结果拍出的片子效果特别好。在拍摄其中一个有深水的地下道镜头时,摄影棚内没有这个场景,如果做起来,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还会耽误影片拍摄。于是,杨光远建议,用八一厂内的一个水沟,沟上置景,沟内铺上道具,这样不但使拍摄达到了最佳的效果,还为国家节约了大量资金。这些技术的使用,真实表现了东北抗联战士魏得胜刚毅坚定、百折不挠的献身精神,用镜头体现出了人物的心灵美和革命理想,令人耳目一新,堪称经典之作。值得一提的是,在这部影片中,当年还未出名的笑星陈佩斯也饰演了其中一个小角色。这部影片公映后获得巨大轰动,获得了不少奖项,并获1979年第一届“上海文汇电影奖”最佳摄影奖。其后,老导演严寄洲举荐他在《再生之地》中担任第二导演兼摄影师,杨光远从此开始了他的导演生涯。在这部影片中,杨光远以全片冷峻的灰褐色色调和结尾处明丽的光影处理,加强了人物心理氛围的烘托,揭露了日本侵华战犯阴暗、卑怯的丑恶心灵,更集中表现了我国政府改造战犯政策的巨大威力,成功塑造了性格、经历、面貌各异的战犯群像。1984年,《再生之地》获得了第四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摄影奖,1992年又获第一届“中国电影优秀摄影奖”。
   从摄影师到导演,杨光远的人生揭开了崭新的一页,也使他的艺术才华在这片广袤无垠的天地里得到了纵情的施展。
  挑战自我
   1985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杨光远在一本刊物上看到了《血战台儿庄》的剧本,当时,描写国民党正面抗日战场的剧本从没有人涉足,但是,他却敏锐地觉察到,台儿庄大战是抵御外侮的民族盛战,集中体现了中国军人的民族精神。对一个艺术家来说,能涉足这块全新的艺术土地,也是难得的机遇和挑战,当时确有一部分人的思想上有很大的局限性,贸然拍这种政治敏感性强的影片,一旦“砸锅”,国家投入的几百万资金和全体摄制人员的心血都要付之东流,而且,政治上的冒险也会使人身败名裂。
   面对挑战,最终,杨光远横下一条心,拍!杨光远同时还找到了台儿庄血战时守枣庄地区的国民政府九十三军军长李仙洲,李仙洲听说要拍台儿庄,两人谈了三个多小时。结果离开时,90岁的李仙洲一直把55岁的杨光远送到门口,腰一直,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在长达一年多的摄制后,影片送交审查,担心通不过审查的杨光远是带着毛主席语录去的,因为台儿庄大战后毛主席曾说过 “每个月打得一个较大的胜仗,如像平型关台儿庄一类的,就能大大地沮丧敌人的精神,振起我军的士气,号召世界的声援。”
   在电影局审查时,一位中央领导在看完影片后,牢牢握住杨光远的手说,谢谢你拍了这部好影片。影片顺利地通过,杨光远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下了。1986年4月,《血战台儿庄》在香港举行了首映式。一时万民争看,震动海内外。台湾中央社香港负责人在看完影片后,当晚就给蒋经国打电话汇报了影片内容,蒋经国听说后,很是震惊。之后,宋美龄和蒋经国都很快地观看了影片《血战台儿庄》,并请国民党中常委的全体人员观看。不久后,蒋经国终于决定同意开放国民党部队老兵回大陆探亲,从而揭开了海峡两岸公开往来的序幕。后来,杨光远去加拿大访问,碰见一个国民党退休少将,对方称赞说:“中国共产党有这样的胸怀来拍摄台儿庄大战,了不起!”还有一次,杨光远正在同大学生举行座谈,有两个人闯了进来,他们是池峰城将军的妻子和儿子,专程来感谢杨光远拍摄了这部片子,激动地几乎要给他下跪。据说,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李宗仁从海外归来时,周恩来总理曾说过,我看他(李宗仁)有两件事今后可以拍电影,一是1938年李先生指挥国民党杂牌军在徐州会战中的台儿庄大捷;一个就是今天李先生归根。这部影片的拍摄成功,也算是完成了周总理的一个心愿。
   后来,这部影片获得了多项大奖,在电影界达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军事影片的顶峰。 杨光远导演在接受采访时曾说,台儿庄大战告诉人们,是过去的牺牲才换来今天的幸福生活,不能忘却这些勇士们,对于今天来说,中华民族只要团结起来,就能振兴中华。
   1987年8月,杨光远又投入了堪于世界战争巨片相媲美的史诗大片 《大决战·辽沈战役》的创作。尽管他当年参加过淮海战役,拍淮海战役部分近似于轻车熟路,但他却首先选定了执导辽沈战役的重任。作为首席导演,大家都知道这又是他给自己出难题,情况相对生疏不说,单是对特定历史人物林彪形象的处理,就是一个棘手的问题。然而,他却说,之所以作出这个选择,正是决意追寻历史人物的精确轨迹,为银幕献上一个公正、实在的人物形象。塑造的成败,在于对表演分寸的把握。
   林彪作为特定的历史人物,在辽沈战役中是指挥雄兵百万的军事统帅,既有其光辉的一面,又有其复杂的一面,影片如果有意无意地贬低或者回避,都会危及整个影片的成败。杨光远抱定客观态度,以求实的影片视角去准确塑造,终于获得了成功,电影界老前辈夏衍对此给予了“提纲挈领、脉络清楚”的八字评价,同时,也获得了广大观众的普遍认同。为真实反映战役实景,客观反映辽沈战役中辽西会战当年我军二十万人分割包围廖耀湘兵团机械化部队的宏大场面,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他认为,钱少也不能小气。他们首先选择了三十万平方米的开阔地作为战争场面的大舞台,在其中布置了六千个炸点、五百辆汽车、二十辆坦克、一百多匹战马,抽调一万多名解放军战士充当群众演员。于是,一个千军万马、血火硝烟的恢宏场景真实再现,成功入镜。
   大场景气势逼真,小细节也不放过,这是杨光远的一贯原则。当年,解放军的棉服全靠老乡们手工缝制,为了追求视觉实效,他特地派人找来一大批质地粗糙的包装布,染成土黄色,又请乡亲们一针一线地赶制了三千多套棉服,使进入镜头的军服质地、针脚、样式与当年的军服丝毫不差。看过《大决战》的人,无不为他这种精益求精、还原历史的精神所打动。
  谦虚谨慎
   杨光远不但在影片中追求完美和成功,他还十分注重发挥群体智慧的作用,他常说,导演与摄制组的关系,就和掌舵人和划船人的关系一样,虽有分工,但全靠合作。例如拍摄《大决战》,场面大,人物多,上千人的场面二十多个,上万人场面的也有七八个,不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去体现创作意图是不可想象的。有人说:“杨导拍的电影几乎都是抗战题材,从他参与拍摄的《地道战》、《归心似箭》、《再生之地》、《血战台儿庄》、《八女投江》,无一不是以抗战为主题的。”并因此称他为 “硬性抗战派”。对此,杨光远曾对采访他的记者说:“没办法,谁让日本人给我留下的全是刻骨的印记呢!评论家之所以说我的影片透出一股阳刚之气,既与这种刻骨的印记分不开,其实更与一种读书读出来的革命激情分不开。”他最喜欢读的书是《铁流》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中主人公的革命激情和精神,对他的影响极大,他最愿意拍的就是战争大片。
   1995年初,已是65岁老人的他又毅然接下了革命战争历史巨片——《大进军·席卷大西南》的导演工作。这次,他没有重复《大决战》中“人”与“史”并重的创作路子,没有用通常战争巨片里大规模的战争场面来营造气势,而将镜头的焦点对准“人”,不再重笔写“史”,以侧重于“人”的思路来结构全片,以“解放重庆”、“逃兵事件”等故事重点刻画了刘伯承、邓小平、贺龙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风采和形象。同时,影片还用一定篇幅刻画了我军基层指战员以及敌方将领的形象,并且做到人物的不简单化、脸谱化,达到了有血有肉的艺术效果,增强了电影的感染力。通过这些众多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人民解放军解放大陆全境的最后一仗——解放大西南的历史画卷,让观众从中可以清晰地触摸到历史发展的轨迹,引发他们对这段历史的思考,从而使他们真切地感受到:历史是一个民族的记忆,是不能忘却也不该忘却的!1997年,该片在中国电影界的最高奖——中国电影华表奖评审会上,一举夺得中国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中国华表奖优秀导演奖、中国华表奖优秀技术奖三项大奖!并受到了江泽民总书记的亲切接见。
  老骥伏枥
   在事业上,杨光远是位成功者,但这成功的背后,来自家人的支持和他不断的努力。每次,他总是把立功奖章郑重地转赠给身为中学教师的妻子汪有茂。当他奔波于西双版纳的密林里时,在河北冉庄赶制《地道战》时,都是妻子挑起了照顾孩子、操持家务的重担,让他能够毫无后顾之忧的从事他的工作,成就了一个事业方面大有为的丈夫。
   杨光远也是一个闲不住的人,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虽然马不停蹄地执导影片,没有太多的时间来坐下来写作,但强烈的责任感促使他写下了不少心得经验乃至失利的教训,并在多家杂志和报刊发表。
   进入新世纪,早已离休的他仍然坚持每天学习,他认为,自己取得今日的成绩,离不开读书的功劳,许多书对自己影响很大。他喜欢看纪实文学和摄影方面的书,都是读了一遍又一遍。他甚至迷恋上了电脑与多媒体,并以此作为和热爱电影的年轻人交流思想的平台,他还参加过腾讯宽频开设的《一分钟胶片电影》免费课堂,向青年人讲解胶片电影常识、拍摄技巧、心得体会、趣事逸闻等,并经常应邀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单位和同学们面对面地交流,将自己从影几十年的心得传授给年轻一代的影视工作者,培养出了一大批影视领域的后起之秀。
   2011年9月11日早晨,81岁的杨光远导演在北京安详离世。
      注:参考资料《杨光远导演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