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3年03月06日] -- 菏泽日报 -- 版次:[B2]

惊蛰养生重防病

惊蛰到来后,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然而随着春暖花开,一些疾病也乘机抬头。如何预防?
昨天是农历二十四节气的惊蛰,是一年中的第三个节气。此季节后天气开始转暖,春雷初响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谚语云:“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雷打惊蛰谷米贱,惊蛰闻雷米如泥。”这是说惊蛰日或惊蛰日后听到雷声是正常的,预示着风调雨顺,好年景。青岛市第六人民医院中医博士朱维平提醒,惊蛰养生重在防病。
  防流行性疾病
   惊蛰到来后,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然而随着春暖花开,一些疾病也乘机抬头。惊蛰季节养生,重在防病。
   “随着天气逐渐回暖,各种细菌、病毒又活跃起来,因此春季容易发生一些流行性疾病,如感冒、流脑、水痘、带状疱疹等,而越来越多的花粉还会引起皮肤病、哮喘等。此外,脑血管病(如中风)、肝病、高血压以及精神疾病在春天也进入了高发季节。”
   朱维平提醒,要注意春季养生保健,调理生活起居,首先要保证睡眠充足,不要过分劳累。尤其在情绪上要注意调理,保持心情愉快,心态平和,不要动肝火。还要有规律地适量运动,提高身体免疫力。
  防感冒和流感
   “普通感冒和流感共同的病因均源于病毒,症状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同时伴有脚软无力、发热、鼻塞流涕等,个别体质较弱者还可因感冒引发气管炎、肺炎、肾炎、心肌炎等病,因此不可小视感冒。”
   朱维平说,应以预防为主,并适量增减衣着,尤其是体弱者,更应注意春捂,同时还应注意少去公共场所。每天应定期开窗透风,保持室内通风。上午10点后,下午4点前,可多到室外活动,晒晒太阳。夜间娱乐要适度。
   针对“易感冒人群”,朱维平还给出两个简单易行的预防小方法:每日早晚两次用盐水漱口;每天用姜末加红糖,开水冲泡服用。
  预防“旧伤复发”
   所谓“旧伤”,指的是以前因各种原因引起的软组织的扭、挫、跌伤及手术后的损伤。朱维平说,这一时段气候多变,造成损伤组织血液循环障碍,中医称之为经络运行不畅,“不通则痛”。
   预防方法是适度地动静结合,参加适量的运动锻炼,活气血、通经络。
   另外要注意身体局部的保暖,也可进行局部按摩保健,在中医医生的指导下,口服一些通经络的药物等等。
  滋阴潜阳 固护脾肾
   祖国医学养生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朱维平说,春季食补多以固护脾肾、调养肝血为主。
   “饮食宜减咸增苦以养心气,使肾气兼顾,切忌黏硬、生冷食物。宜热食,防止损害脾胃阳气,但燥热食物不可过食。食物的味道可以适当浓一些,要有一定量的脂类。”
   饮食上要以清淡为主,提倡低盐饮食。尽量保持一定的热量。此外,还要增加一些黄绿色的蔬菜,例如胡萝卜、油菜、菠菜等。多吃水果和蔬菜,菠菜、鸭血、芦荟、山药、莲子都是滋阴润燥的食物,少食动物脂肪类食物。
   惊蛰时节,乍暖还寒,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我国民间素有惊蛰日吃梨的习俗。专家称,生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 宋学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