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3年03月06日] -- 菏泽日报 -- 版次:[B2]

干眼症是干燥综合征之一

据新华社电 日本一个研究小组日前报告说,他们在动物实验中发现,作为干燥综合征代表性症状的干眼症与泪腺内细胞变化有关。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主要累及外分泌腺体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主要症状除了干眼症之外,还有口腔干燥症等,在日本国内有数十万患者。
   日本东北大学研究生院教授牟田达史率领的研究小组说,他们破坏了实验鼠泪腺中遏制细胞死亡的基因后,作为免疫细胞的淋巴细胞就被激活,眼睛周围开始出现慢性炎症,眼泪的分泌量减少,出现了与人类干眼症相似的症状。
   研究小组给这种实验鼠的眼睛投放遏制细胞死亡的药物后,结果泪腺的炎症消退,眼泪的分泌量也开始增加,逐渐痊愈。
   牟田达史说,实验结果显示遏制细胞死亡的药物对于治疗干眼症有效,这将对治疗发挥重要作用。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新一期《免疫》杂志上。
  抗逆转录治疗可显著提高人均寿命
   据新华社电 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人员日前在《科学》杂志网络版发表研究报告称,南非夸祖鲁-纳塔尔省农村地区在大规模推广抗逆转录治疗后,人均寿命在10年左右提高了11.3岁。
   此前研究表明,抗逆转录治疗可以显著改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存活率,而新研究首次直接衡量了抗逆转录治疗项目对大量人群预期寿命的影响。
   研究人员比较了来自南非一个人口监控系统的数据。这些数据包括2000年至2011年间夸祖鲁-纳塔尔省农村地区10多万人的出生和死亡信息,数据每两年由夸祖鲁-纳塔尔大学非洲卫生和人口研究中心通过家庭调查方式获取。
   数据显示,在2003年大规模推广抗逆转录治疗之前,上述人群的预期寿命为49.2岁,而随着抗逆转录治疗的推广,到2011年上升至60.5岁,其中男性和女性的预期寿命分别上升了9岁和13.3岁。参与研究的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蒂尔·巴尼豪森表示,“这是公共卫生史上人均寿命增长最迅速的事例之一”。
  基因变异可导致先天性血小板减少症
   据新华社电 日本研究人员日前报告说,他们新发现一种基因变异可导致先天性血小板减少症。
   先天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出生后止血功能就很差,容易出血。此前,研究人员已经弄清了几种致病基因,但是仍有半数患者的致病基因没有弄清。东京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研究了13个患者家族基因,发现有 6个家族中一个名为“ACTN1”的基因出现变异。
   研究人员发现,实验鼠的巨核细胞植入变异“ACTN1”基因后,产生的血小板只有正常情况的一半左右,而且大小不一。巨核细胞是骨髓中一种从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的细胞,核很大,成熟的巨核细胞边缘部分破裂脱落后会形成血小板。
   相关报告发表在《美国人类遗传学杂志》上。研究人员国岛伸治说,这一发现有助于弄清先天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病理,进而有助于准确诊断治疗。今后将深入研究这一基因的功能,弄清血小板的正常产生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