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3年07月21日] -- 菏泽日报 -- 版次:[A3]

减产背后确有猫腻

河南方城县查处一起严重坑农案件
新华社郑州7月20日电 今年夏收期间,河南省方城县小史店、杨楼、独树、古庄店等乡镇群众反映,他们所种植的农业部门推广的种子--新麦 26减产严重。事件经媒体曝光后,方城县迅速组织人员展开调查,发现减产背后存在有关部门违规推广问题。
   据调查,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方城县农业局副局长刘会合利用职务之便,在明知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新麦26品种特性不适宜在信阳、南阳播种的情况下,在2012年9月制定该县2012-2013年度小麦品种布局指导意见文件中,擅自将新麦26确定为适宜推广品种,并由其妻任理事长的方城县兆丰粮食专业合作社进行销售,累计销售达2.5万公斤,直接造成使用此小麦品种的农户减产受损。
   经农业部门组织技术人员对全县种植新麦26涉及的10个乡镇、21个行政村、797家农户约2400亩地进行田间鉴定测产,结果显示,新麦26品种小麦平均亩产为200-250公斤,比2013年全县小麦平均单产371.1公斤减产121.1-171公斤。据此核算,全县种植新麦26的2400亩小麦总减产35万公斤左右。
   目前,县监察局已对县农业局副局长刘会合作出停职检查决定,并由县纪委对其立案调查,将根据调查事实,依法依纪追究其责任。
   对销售新麦26品种的方城县兆丰粮食专业合作社,责令停止一切经营活动,没收非法所得1.83万元,罚款1万元;对经销新麦26的方城县东盟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公安机关正在立案调查中。
   截至7月17日,方城县已对核实清楚、群众无异议的受损农户,兑付现金补偿24.7万元,其余农户正在做补偿数量(额)认定,预计7月25日前可全部补偿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