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5年03月31日]
-- 菏泽日报 --
版次:[A4]
开启新动力推动新发展
特约评论员
当前,市委、市政府确立的“科学赶超,后来居上”的奋斗目标就是我市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孙爱军书记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用“三个新变化”深刻阐述了我市面临的新形势,他指出,对菏泽来说,当前经济欠发达的基本市情没有改变,但摆脱贫困的责任压力更重了;加快发展的首要任务没有改变,但转变发展方式的内外要求更严了;我们肩上的担子没有改变,但面临的竞争形势更加严峻了。解维俊市长指出,要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推动财税金融改革创新,增强支持服务经济发展能力。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财政部门要与时俱进,把思想统一到市委的判断上来,深刻认识新变化,准确把握新常态,开启新预算法和财政改革的新动力,助推我市经济新发展。
在实现“科学赶超,后来居上”奋斗目标过程中,怎样发挥新预算法和财政改革的驱动作用,使两个新动力更加有效地助推“六项工作”、“四项工程”,是今后一个时期财政部门的重要任务。
第一,充分发挥新预算法的规范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长效动力。新预算法的本质是规范,通过规范预算管理,来约束政府的行政行为,秉承勤俭、高效的原则,科学分配资金,严格管理、使用资金,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绵绵不绝的长效动力。新预算法自今年1月1日起实施,全面推进依法理财已经起势。我们在执行预算过程中,要切实增强法治观念,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所有收入归预算”、“预算之外无支出”的理财理念,自觉维护预算法的权威,将法治原则作为行为处事的准则,将法治要求运用于认识、分析、处理问题之中,不断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能力和水平。坚持以法治思维推进财税改革,增强预算的法治性和约束力,落实好税收法定原则,推进各级政府事权规范化、法律化。加强各项财税改革具体方案与新预算法的衔接,把新预算法的各项规定,作为从事预算管理活动的行为准则,及时修改以前制定的有关制度文件,凡与新预算法规定相违背的,一律停止执行。抓紧制定配套制度,加强合法性审查,并及时公布,切实满足预算管理实践的需要。认真抓好税收等优惠政策的清理规范工作,规范政府举债,处理好存量政府债务,解决好影响和制约新预算法执行的各种突出问题。
第二,充分发挥财政改革的创新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改革是完善和创新,是最有活力的新生力量,能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动力。去年以来,为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配合新预算法的颁布实施,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相继做出了关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和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为推进财税改革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财政部门要不辱使命,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充分发挥财税改革的基础性支撑作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深化财政改革方面,要逐步完成六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一是全面推进以绩效预算和公开透明为核心的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加快推进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实现预算绩效目标与预算同步编制、同步审核、同步批复。建立比较完善的预算执行绩效监控机制,强化绩效评价结果运用。同时,大力推进预算公开,建立透明预算制度;二是推进财政支持方式改革。运用市场手段,减少财政直接投资,争取少花钱多办事、花小钱办大事、不花钱也办事。重点推行政府购买服务、ppp、竞争性权责、股权投资等融资发展模式;三是深化财政体制改革。进一步建立健全财政分配、转型引导和超收激励机制。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政策支持,缓解全市发展资金短缺的压力,科学划分市县两级支出责任,对共同的事权,研究确定各自应分担的支出责任;四是继续推进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改革。充分运用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平台,大力推行公务仓管理,科学配置有限的社会公共资源。加强对各部门、单位国有资产使用情况的跟踪问效,充分发挥国有资产使用效益;五是推进地方收入体系建设。加强政策研究,全力争取中央、省对我市财税政策、资金等方面的倾斜。坚持依法征税,强化税源培育和税收征管,实现应收尽收,堵漏增收;六是实施政府性债务管理改革。推行政府债务预算编制管理,硬化债务预算约束,健全债务风险预警机制。从严落实政府融资审批制度,严格限制举债资金的规模和用途,健全政府债务偿还准备金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一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财政部门要着眼发展大局,充分认识新常态,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认真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着力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强化财政预算管理,为建设菏泽幸福美好的明天做出贡献。
当前,市委、市政府确立的“科学赶超,后来居上”的奋斗目标就是我市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孙爱军书记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用“三个新变化”深刻阐述了我市面临的新形势,他指出,对菏泽来说,当前经济欠发达的基本市情没有改变,但摆脱贫困的责任压力更重了;加快发展的首要任务没有改变,但转变发展方式的内外要求更严了;我们肩上的担子没有改变,但面临的竞争形势更加严峻了。解维俊市长指出,要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推动财税金融改革创新,增强支持服务经济发展能力。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财政部门要与时俱进,把思想统一到市委的判断上来,深刻认识新变化,准确把握新常态,开启新预算法和财政改革的新动力,助推我市经济新发展。
在实现“科学赶超,后来居上”奋斗目标过程中,怎样发挥新预算法和财政改革的驱动作用,使两个新动力更加有效地助推“六项工作”、“四项工程”,是今后一个时期财政部门的重要任务。
第一,充分发挥新预算法的规范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长效动力。新预算法的本质是规范,通过规范预算管理,来约束政府的行政行为,秉承勤俭、高效的原则,科学分配资金,严格管理、使用资金,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绵绵不绝的长效动力。新预算法自今年1月1日起实施,全面推进依法理财已经起势。我们在执行预算过程中,要切实增强法治观念,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所有收入归预算”、“预算之外无支出”的理财理念,自觉维护预算法的权威,将法治原则作为行为处事的准则,将法治要求运用于认识、分析、处理问题之中,不断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能力和水平。坚持以法治思维推进财税改革,增强预算的法治性和约束力,落实好税收法定原则,推进各级政府事权规范化、法律化。加强各项财税改革具体方案与新预算法的衔接,把新预算法的各项规定,作为从事预算管理活动的行为准则,及时修改以前制定的有关制度文件,凡与新预算法规定相违背的,一律停止执行。抓紧制定配套制度,加强合法性审查,并及时公布,切实满足预算管理实践的需要。认真抓好税收等优惠政策的清理规范工作,规范政府举债,处理好存量政府债务,解决好影响和制约新预算法执行的各种突出问题。
第二,充分发挥财政改革的创新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改革是完善和创新,是最有活力的新生力量,能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动力。去年以来,为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配合新预算法的颁布实施,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相继做出了关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和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为推进财税改革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财政部门要不辱使命,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充分发挥财税改革的基础性支撑作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深化财政改革方面,要逐步完成六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一是全面推进以绩效预算和公开透明为核心的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加快推进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实现预算绩效目标与预算同步编制、同步审核、同步批复。建立比较完善的预算执行绩效监控机制,强化绩效评价结果运用。同时,大力推进预算公开,建立透明预算制度;二是推进财政支持方式改革。运用市场手段,减少财政直接投资,争取少花钱多办事、花小钱办大事、不花钱也办事。重点推行政府购买服务、ppp、竞争性权责、股权投资等融资发展模式;三是深化财政体制改革。进一步建立健全财政分配、转型引导和超收激励机制。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政策支持,缓解全市发展资金短缺的压力,科学划分市县两级支出责任,对共同的事权,研究确定各自应分担的支出责任;四是继续推进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改革。充分运用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平台,大力推行公务仓管理,科学配置有限的社会公共资源。加强对各部门、单位国有资产使用情况的跟踪问效,充分发挥国有资产使用效益;五是推进地方收入体系建设。加强政策研究,全力争取中央、省对我市财税政策、资金等方面的倾斜。坚持依法征税,强化税源培育和税收征管,实现应收尽收,堵漏增收;六是实施政府性债务管理改革。推行政府债务预算编制管理,硬化债务预算约束,健全债务风险预警机制。从严落实政府融资审批制度,严格限制举债资金的规模和用途,健全政府债务偿还准备金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一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财政部门要着眼发展大局,充分认识新常态,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认真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着力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强化财政预算管理,为建设菏泽幸福美好的明天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