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日报20170322期 第A3版:今日牡丹区

第A3版:今日牡丹区

下一版>

<上一版

日期:[2017年03月22日] -- 菏泽日报 -- 版次:[A3]

沙土镇:经济发展惠民生

本报讯 (通讯员 郜玉华石帅)笔者日前从牡丹区沙土镇获悉,去年,该镇社会生产总值达到45亿元,财政收入6246万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增加到40亿元,分别比2011年增长83.7%、236.2%和55%,经济社会实现了和谐快速发展。
   “去年,我镇签约AD/FD脱水蔬菜加工、腾飞家具、恒通供热等过亿元项目8个,其中裕胜家具项目已投产,无量光伏一期工程已并网发电,三锐光伏已开工建设。”沙土镇党委书记田坤阳说,“5年来,全镇引进项目投资30余亿元,新增规模企业33家,总数达到57家。储备大项目15个,计划总投资在35亿元左右。”目前,新规划建设的沙土镇电子商务产业园已入驻各类网店36家,全镇网店销售额突破3000万元。一批规模大、效益好、潜力强的项目成为沙土镇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
   据沙土镇镇长张效坤介绍,该镇按照“土地集约、人口集中、产业聚集、镇园合一、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路,近年来已规划建设了鸿润、富康等8大城镇化片区,建成面积达60万平方米,在建20万平方米,镇区人口达到了2.65万人。“我镇先后投资近6000万元,新修了佳美路、文化路、南外环路等28公里道路,纬一路拓宽工程正有序推进,五横五纵的道路框架已初步形成。”张效坤说。
   实施产业扶贫是沙土镇的一大特色。“我镇根据各行政村的经济特色,编制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扶贫规划,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鼓励每个村发展一个特色产业,建立一个吸纳本村贫困人口就业的项目或者是就业扶贫点。”田坤阳说,“截至目前,全镇已建立就业扶贫点、扶贫车间19处,并建成宇腾家具、盛鑫园等3处大型扶贫基地,安置贫困人口就业1000余人。”
   “穆刘庄村村民邱广军,患有心脏病,常年服药……”在沙土镇干部徐振杰的民情日记本中,村里每户群众的情况都记得清清楚楚。该镇实施所有干部包保自然村机制,镇里的“六委”包管区,每一名干部包一个自然村,织就了民生幸福网。为更好地发挥60个扶贫大棚的作用,该镇还将脱贫攻坚与“两学一做”“双联双创”等活动有机结合,全镇党员干部都包保到户。去年,该镇完成脱贫1565户、3588人。
   “发展经济就是为了更好地惠及群众,我镇持续加大投资力度,着力改善和保障民生。”据张效坤介绍,近年来,全镇先后投资615万元,建设了35个村级文化大院,97处文化广场;投资4000万元,新建、改扩建中小学8处,新建教学楼18座,教育教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投资260万元,对新兴、沙土卫生院的医疗设备进行了更新,新建了沙土卫生院病房楼,全镇医疗水平得到较大提高;投入5000余万元,新建了便民服务大厅、社区服务中心、中心幼儿园、敬老院等民生工程;投资1800万元,新修或翻修村级公路150余公里,有效解决了群众“出行难”的问题。
   据了解,沙土镇在牡丹区农村乡镇中率先启动供热项目建设,预计今年底集中供热覆盖面积在4平方公里左右,镇驻地及周边区域的3万余居民受益。同时,该镇还投入550万元实施连片供水工程,修建南北两大自来水厂,实现了全镇供水一体化。
   “在2016年山东特色产业镇创新发展20强评选活动中,我镇顺利入围,荣获山东省特色产业镇称号,这也是我市唯一入选的乡镇。”田坤阳说,“我镇是凭借食品加工的特色产业成功入选的,目前全镇有农副产品加工类企业近200家,产品涵盖休闲食品、调味品、蔬果汁等300多个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