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7年03月22日]
-- 菏泽日报 --
版次:[A3]
苑富国:从“摊上事”到“干成事”
“驻村干部得有婆婆的嘴、毛驴的腿、橡皮的肚,我来之前就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当时就想,来了就不能怕‘摊上事儿’。”牡丹区驻马岭岗镇安顿庄行政村“第一书记”苑富国说,“我只有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才能让群众满意。”而该村群众一说起苑富国,无一不啧啧称赞:“为了我们这个村,他真是费尽了心血。”“是苑书记把我们引上了致富路……”
村“两委”班子不健全,没有集体收入,原来的村级活动室成为了医务室,只能在两间危房中办公,没有特色产业,村民收入低,贫困人口多……苑富国到村之初,呈现在面前的就是这样的情景。面对此景,他没有说什么,当夜就结合镇村干部,进行细致地走访调查。在掌握了各农户的生产生活状况、摸清贫困户底子之后,他和村两委班子成员认真分析致贫原因,研究具体帮扶措施,制定了行政村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
“到村以后,我在镇党委的支持下,从抓村班子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入手,帮助村里制定了工作例会制度和村干部轮流值班制度,定期组织学习培训,采用会上集体学习、会后个别谈心等多种方式,逐步统一思想,树立了干部的工作信心。”苑富国说,“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村干部素质明显提高,班子凝聚力明显提升。”
在帮扶贫困户工作中,苑富国认识到,要打好脱贫攻坚战,必须有坚实的经济积累做后盾。“为快速发展我村经济,苑书记和我村两委人员经过外出考察,广泛征求党员、干部和群众意见,反复研究论证后,决定建设冬暖式草莓大棚园区。”安顿庄村党支部书记李玉龙说,他们确定以发展水果、蔬菜和观赏苗木为突破口,不断拓展村民的增收渠道。
“为让群众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报酬,我们先是规划设计草莓大棚建设布局,确定大棚建设样式,计算建设成本,算出扶贫资金投入产出,使种植户、村集体和贫困户各方的效益都能得到最大化。”苑富国说,“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用地出现了三次变动,我总是到农户家中不厌其烦地做工作,最终流转了成方连片的土地70余亩。”总种植面积3.3万余平方米的37座冬暖式大棚建成后,他们又及时引进草莓反季节管理的成熟技术,对群众进行免费培训。
同时,苑富国和村两委班子还广泛动员农户参与承包大棚种植,村里成立了“扶农双金”合作社。大棚统一租给本村专业农户经营,50多名群众长期参与草莓生产管理,月收入在2000元左右。“当年就实现净收益10万余元,其中3万元给贫困户分红,7万元用于扩大再生产。”苑富国说,扶贫项目租金全部用于贫困户分红和村集体经济积累,有效提高了行政村集体和贫困户家庭的收入。
“他帮扶的4家贫困户,家里都有病人,没有劳动技能,没有主要收入来源。”据李玉龙介绍,苑富国为有劳动能力的人员介绍了工作,帮他们办理了大病医疗救助,目前3户已实现脱贫。“有了这样一心为民的好书记,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勤劳致富啊?”该村党员姜金常感慨地说。目前该村已有48户贫困户、141人脱贫,计划今年脱贫20户36人,2018年将实现全部脱贫。
苑富国还积极帮助村里筹措了资金,新建党员活动室和幸福院600余平方米,配齐了办公服务设施,安装了空调。并在临街的集体公共地基上新建28间门市房,出租给农户用于发展商贸业,增加村民和集体收入。该村群众高运起说:“苑书记还为我村新修了3公里的水泥路,安装了路灯,种植了观赏树木,我们的村庄越来越美丽。”
通讯员 郜玉华 范长军
村“两委”班子不健全,没有集体收入,原来的村级活动室成为了医务室,只能在两间危房中办公,没有特色产业,村民收入低,贫困人口多……苑富国到村之初,呈现在面前的就是这样的情景。面对此景,他没有说什么,当夜就结合镇村干部,进行细致地走访调查。在掌握了各农户的生产生活状况、摸清贫困户底子之后,他和村两委班子成员认真分析致贫原因,研究具体帮扶措施,制定了行政村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
“到村以后,我在镇党委的支持下,从抓村班子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入手,帮助村里制定了工作例会制度和村干部轮流值班制度,定期组织学习培训,采用会上集体学习、会后个别谈心等多种方式,逐步统一思想,树立了干部的工作信心。”苑富国说,“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村干部素质明显提高,班子凝聚力明显提升。”
在帮扶贫困户工作中,苑富国认识到,要打好脱贫攻坚战,必须有坚实的经济积累做后盾。“为快速发展我村经济,苑书记和我村两委人员经过外出考察,广泛征求党员、干部和群众意见,反复研究论证后,决定建设冬暖式草莓大棚园区。”安顿庄村党支部书记李玉龙说,他们确定以发展水果、蔬菜和观赏苗木为突破口,不断拓展村民的增收渠道。
“为让群众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报酬,我们先是规划设计草莓大棚建设布局,确定大棚建设样式,计算建设成本,算出扶贫资金投入产出,使种植户、村集体和贫困户各方的效益都能得到最大化。”苑富国说,“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用地出现了三次变动,我总是到农户家中不厌其烦地做工作,最终流转了成方连片的土地70余亩。”总种植面积3.3万余平方米的37座冬暖式大棚建成后,他们又及时引进草莓反季节管理的成熟技术,对群众进行免费培训。
同时,苑富国和村两委班子还广泛动员农户参与承包大棚种植,村里成立了“扶农双金”合作社。大棚统一租给本村专业农户经营,50多名群众长期参与草莓生产管理,月收入在2000元左右。“当年就实现净收益10万余元,其中3万元给贫困户分红,7万元用于扩大再生产。”苑富国说,扶贫项目租金全部用于贫困户分红和村集体经济积累,有效提高了行政村集体和贫困户家庭的收入。
“他帮扶的4家贫困户,家里都有病人,没有劳动技能,没有主要收入来源。”据李玉龙介绍,苑富国为有劳动能力的人员介绍了工作,帮他们办理了大病医疗救助,目前3户已实现脱贫。“有了这样一心为民的好书记,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勤劳致富啊?”该村党员姜金常感慨地说。目前该村已有48户贫困户、141人脱贫,计划今年脱贫20户36人,2018年将实现全部脱贫。
苑富国还积极帮助村里筹措了资金,新建党员活动室和幸福院600余平方米,配齐了办公服务设施,安装了空调。并在临街的集体公共地基上新建28间门市房,出租给农户用于发展商贸业,增加村民和集体收入。该村群众高运起说:“苑书记还为我村新修了3公里的水泥路,安装了路灯,种植了观赏树木,我们的村庄越来越美丽。”
通讯员 郜玉华 范长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