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下一版>

日期:[2017年05月08日] -- 菏泽日报 -- 版次:[A1]

耕耘在科技兴农的田野上

——记市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所长王秋玲
我们常说,一粒种子改变一个世界。然而,一个农业新品种的培育却需要十几年的等待,在这其中,需要科研人员付出无数艰辛和努力。
   5月3日,市农业科学院一间仓库里,大豆研究所所长王秋玲正和同事刘艳对3000多个大豆种样进行整理编号,以待6月份种植。快言快语的王秋玲将手头的工作比喻为“做媒”。“这里就像一个婚姻介绍所一样,3000多个样种种植杂交以后,生出来的‘孩子’就是我们培育的对象,我们要优中选优,选择最有潜力的种子,直到十几年以后推广应用。”
   王秋玲1987年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农学专业,同年进入菏泽市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工作。在大豆新品种培育中,播种、除草、浇水、收获、选单株,每一个过程她都积极参与。正是年轻爱美的年纪,却在地里一呆就是一整天,皮肤被晒得黝黑,她也从不抱怨。
   1994年,老所长退休,院领导决定让踏实肯干的王秋玲挑起这个担子,她却吓哭了。“那时候,刚刚接下一个课题,目标是培育出亩产达到300公斤、蛋白质含量超过46%的新品种。”王秋玲说,那个时候,她做梦都想不到亩产300公斤的大豆长什么样,那一阵子,她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每天都蹲在试验田里看,寻找有可能成为高产品种的单株,最后选定了四个姊妹系的品种。”选定以后,王秋玲对这四个品种的大豆管理更为用心,并且做到一视同仁。“同一时间浇水、施肥、收获,用科学的管理办法让她们在最好的生长环境中,发挥最大生长潜能,公平竞争。”
   王秋玲的有心换来了让她欢喜的回报。1995年,对收获的大豆进行品质分析后发现,蛋白质含量达到46%以上。1996年,扩大种植面积以后,经过测产,其中一个品种单产达到305公斤。而这个品种在1999年顺利通过省级审定,被命名为菏豆12号,至今仍是山东省大豆新品种审定的标杆,并在黄淮海地区广泛推广应用,受到农民群众的高度评价。“菏豆12号的优势是产量稳定、籽粒大、抗病性好、蛋白质含量高。”
   自菏豆12号通过审定以后,王秋玲育成的跃进十号、菏豆13号、菏豆14号、菏豆15号、菏豆16号等12个品种也相继通过审定,其中菏豆13号、菏豆15号和菏豆19号通过国家和山东省两级审定。目前有10个品种已经获得植物新品种权证书。菏豆系列品种具有产量高、稳定性好、适应性广、抗病性强、商品性好等优点,适宜在黄淮海地区广泛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0年,王秋玲始终与土地和大豆为伴,其中积淀的深厚情感便是对农业、农村、农民的一份责任。王秋玲所在的大豆研究所,在其他地方正常的人员配备是20名,而她们只有2名。她说,这三十年,她们几乎没有过一个周末,一年四季都在忙碌。单位的班车,别人不坐是为了早回家,而她们不坐是为了晚回家,因为加班对于她们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
   2016年9月23日,王秋玲要赶在40亩大豆试验田收获之前选出优秀的单株。她早上5点,就从家里骑电动车向15公里之外的农科院走,没想到半路被一位匆忙上学的中学生撞倒,不仅面部刮伤,左胳膊更是痛得动弹不得。但她硬是靠着一只胳膊,骑着电动车到了试验田里,忍着剧痛,完成了一天的选株工作。“选株工作至关重要,必须得干,如果错过了,那么十几年的心血就白费了。”当天晚上,王秋玲看过医生之后,才知道自己的左胳膊严重骨折。
   王秋玲说,在她心里一直有一个大目标,那就是培育出更抗倒伏、更高产量、适合机械化耕作的大豆新品种,让群众生产成本更低,产量更高,实现更大效益。 记者 祝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