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下一版>

日期:[2017年06月03日] -- 菏泽日报 -- 版次:[A1]

鄄城“合作社+土地流转”助农增收

本报讯 (通讯员 傅成银 张国乾)近日,笔者在鄄城县彭楼镇舜合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基地看到,1000多亩油用牡丹绿意盎然,茁壮成长,地里间作的桃、苹果、核桃等果木树长得郁郁葱葱,一派喜人景象。鄄城县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发展目标,立足区域特色、资源优势,把土地流转与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有机结合起来,土地流转“转”出规模效益,促进了公司农户双赢。
   鄄城县在农业、农商行等部门的支持下,按照“市场需求导向、优势资源开发、典型示范带动、依法、自愿、有偿”等原则,不断创新举措,引导公司和农户积极对接,合理有序进行土地流转。三年前,舜合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从什里、王集、彭楼、刘垓四个村流转了1500多亩土地,用于发展油用牡丹种植、推广、加工及观光旅游的高效生态农业。在生产经营中,采取“园区+基地+农户”的开发模式,进行现代集约型农业生产,从而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彭楼村彭太刚家的5亩土地全部流转给公司后,他又被公司返聘到基地干农活,家里多了一份收入。同时,县里还鼓励各乡镇充分利用资源优势,通过扶持一批能人、发展一批协会、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发展特色产业带动农村经济,一大批特色农业相继发展壮大,进一步提高了土地的规模效益,有效推进了农业产业转型和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