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文化广告

下一版>

<上一版

日期:[2018年06月29日] -- 菏泽日报 -- 版次:[A5]

传承大弦子戏是我一生的愿望

——记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王秀兰
“一个好的戏剧演员,在舞台上要通过自己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来抓住观众的心,用喜、怒、哀、乐的表情,把观众带进剧情,要让观众一眼就能看出你要表达的是什么。所以,演员要练好手、眼、身、发、步十分重要。”谈起大弦子戏,王秀兰就像打开了话匣子,滔滔不绝地述说着和大弦子戏的点点滴滴。
  初生牛犊不怕虎
   王秀兰,1940年出生,牡丹区沙土镇西王楼村人,从小一直跟随父母在秦皇岛生活。1950年,读小学四年级的王秀兰跟着养父母回到了他们的家乡——山东菏泽。后来,从小喜欢唱歌跳舞的她有了想去唱戏想法,正好当时在她家不远的一个镇上有一个大弦子戏班在那里唱戏,于是,养父就带着她去拜师学艺。一个叫戴建成的演员觉得这个小姑娘是个可塑之才,他对王秀兰说:“小姑娘,我来试试你的嗓子,我唱一句,你跟我学一句。”出乎戴建成意料的是,他唱的每一句,王秀兰都能不差分毫地模仿下来,在场的人都为王秀兰过人的天分而吃惊,戴建成当即决定收下这个有天赋和悟性的小姑娘。
   1954年8月,王秀兰正式进入大弦子戏剧团坐科学艺。在王秀兰进入剧团的第三天,剧团上演《盘丝洞》,剧中有四个蜘蛛精,当时女演员不够,师爷郝福云环顾四周,对王秀兰说:“黑妮,你上。”从未上过台的王秀兰内心既激动又紧张,原本就两句台词的她,说了上半句以后,居然忘记了下半句。王秀兰并没有惊慌失措,而是蹦蹦跳跳下台了,引得台下观众一阵哄堂大笑。有了第一次的登台经历,王秀兰开始了边学艺边演出的生活。1955年,王秀兰便成为剧团头牌旦角,兼攻小生。
  崭露头角挑大梁
   1955年春节过后,回到戏班时,意外发现两个主要女演员已经带着行李去了别的戏班,给戏团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但是对王秀兰讲,这却是一个天大的机会。
   师爷和师傅们抓紧时间给王秀兰教戏、排戏。果然,王秀兰不负众望,在一年的时间里,就演出了《两架山》、《火龙阵》、《审诰命》、《反五关》、《下南唐》、《穆桂英下山》等二十多出传统剧目,并且生旦双修,解了戏班的燃眉之急。年仅15岁的王秀兰,不仅成为了戏班女演员中的佼佼者,还成了大弦子戏班的女一号。经过这一年的刻苦学艺和丰富的舞台实践,王秀兰成了一位当地小有名气的女演员。
  剧种重生把梦圆
   1969年,菏泽地区撤销了除了枣梆(枣梆改为文工团)以外的所有剧团,王秀兰不得不离开改变自己命运的大弦子戏团。2010年,在菏泽市文广新局的指导下,菏泽市地方戏曲传承研究院另辟蹊径,以现有山东梆子和枣梆两个专业剧团为依托,大胆尝试“依团代传”,选调部分优秀青年演员和学员学唱大弦子戏,以实现大弦子戏的薪火相传,有效解决了大弦子戏的 “有剧种无剧团,有技艺无人传”的难题。七十岁的王秀兰主动承担起了培养青年演员的重任,宋秀红、杨翠娟、张鹏宇几个优秀的青年演员皆成为了她的学生。
   2014年,菏泽市地方戏曲传承研究院决定复排大弦子戏传统经典剧目《两架山》,王秀兰和师傅戴建成整理提供了《两架山》的剧本,并且积极投入到《两架山》复排工作中。2014年7月,《两架山》在大剧院首演成功,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两架山》的复排,使消失多年的大弦戏重返观众视野,不仅是一出传统老戏的复活,更是一个剧种在“戏曲之乡”的重生。2018年,王秀兰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王秀兰感慨地说:“多亏了国家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不然,大弦子戏就要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消失了。现在看到大弦子戏重新登上了舞台,我感到特别的欣慰。只要大弦子戏得到传承,就算再辛苦再累我也愿意,让大弦子戏得到传承是我一生的愿望。” 记者 李庆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