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专版

下一版>

<上一版

日期:[2018年11月27日] -- 菏泽日报 -- 版次:[A3]

亲历定陶农村改革四十年

孔凡云
今年12月18日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四十周年纪念日,也是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纪念日。我生在定陶,长在农村,长期工作在农村第一线,亲眼目睹了定陶农村改革开放前后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亲身感知了定陶农民由穷到富而获得的满满幸福感和生产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亲历了农业、农民“好起来”“富起来”“美起来”的全过程。这一切都归功于党中央的英明领导和决策,得益于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回顾定陶区农村改革四十年的历程,我认为主要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以农村全面实行“大包干”生产责任制为标志,使农民生活由贫穷到“好起来”的阶段。
   1978年春,我所工作的(当时任公社管委主任)马集公社,首先实行了棉田包产到户,当年皮棉单产由36斤一下子上升到62斤!不少人传说:“马集公社单干了!”就连往返济南定陶的客车上,也出现了“坚决抵制马集公社单干风”的标语。冬天,顶着压力我们又推广到了粮食作物,和安徽的小岗村、东明县的小井村同年实行了“大包干”农业生产责任制。1979年春节过后,在菏泽地区农村工作会议上,时任马集公社党委书记的刘宪佩作了典型发言。地委以1979—13号文件的形式转发了《定陶县马集公社推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做法》。尔后,时任地委书记周振兴同志两次到马集调研,给予了大力支持和肯定。同年秋种前,山东省委副书记秦和珍到马集进行专题调研,又给予高度评价。实行责任制前,马集公社27个生产大队中,只有两个大队的人均口粮达到360斤,且常年以地瓜干为主粮。全公社没有一个大队有集体现金分配,工值仅仅8分钱。当时农民是“三靠”:“吃粮靠统销,生产靠贷款,看病靠救济”。“大包干”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和农业的潜能。1979年全公社粮食单产由不到300斤上升到556斤。皮棉单产达到了81斤。1982年全县出现了卖粮难、卖棉难。马集公社刘庄寨这个全社垫底的“三靠村”,三年间不仅甩掉了“三靠”帽子,还购置了12马力拖拉机8台,抽水机12部,新购地排车262辆、自行车220辆、缝纫机53部、收音机260台,46户购置了黑白电视机。自1980年麦后起,农民放心地丢下地瓜干窝窝头,一年到头吃上了白面馍,家里有吃不完的油,鸡、猪、鱼也开始上桌,上午炒个菜,喝上二两酒,也成了寻常事。农民的生活真的“好起来”了!
   第二阶段:是以党的十二大邓小平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起点,以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决定》为标志,使农民走向“富起来”的农村发展新阶段。
   1993年国家取消了粮、油等各种票证。允许农民从事工商业和多种经营,外出务工,办企业,盘活了农村经济;随后出台了购置农机具补贴,种粮补贴,家电下乡,村村通电,通柏油路,取消农业税,实行新农合,发放养老金,特困人员最低保障金等一系列惠农政策,使农民摆脱了束缚和限制,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期间,县委县政府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实行科技兴农,发展“两高一优农业”。推广了大棚蔬菜,发展一村一品和农村板块经济,各式各类专业村应运而生。如冉堌王路口的葡萄、黄店的玫瑰、南王店西瓜、杜堂的大棚蔬菜、陈集山药等都带富了一方百姓。自1985年至90年代,定陶县被国家外贸部授予 “农业出口创汇示范县”、林业部授予“平原绿化先进县”、被省政府列为“农村改革实验区”“两高一优农业先进县”“水利先进县”“畜牧养殖先进县”等荣誉。1989年全县人均纯收入471元,2017年为11647元,增长了25倍。我的老家马集镇孔庄村520户建楼房的占50%,买家庭轿车的占15%,家家都有日用电器,一应俱全。农民的日子一天一天“富起来”了。
   第三阶段:是以党的十八大习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为起点,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计划和美丽乡村建设为标志,开启了定陶“美丽家乡”建设新阶段。
   区委区政府按照 “一村一景”“一村一品”“一村一特”进行定位。积极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综合整治乡村环境,打造美丽家园。冉堌的玉兰花海、黄店镇玫瑰尚谷、仿山“旺天下”、杜堂镇的中远蔬菜合作社等现代农业产业园成为定陶新的一道道风景。现在的农村、乡镇有环卫车、垃圾处理站,村有环卫工、垃圾箱,街道硬化了,村村建起文化大院,安装了健身器材,成立了舞蹈队、歌咏队。村庄变美了,环境变好了,空气清新了,农民的幸福感、满意度不断提升。建国初期,人们盼望的“点灯不用油、耕地不用牛,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梦想,在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今天变成了现实。今天的乡村真的“美起来”了。
   今年党中央制定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提出了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2035年农业农村基本实现现代化、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的远景规划和措施。我深信:我区的农业将更强、农村将更美、农民将更富裕,定陶区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绚丽多彩!
  (作者为原定陶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