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5年01月27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3]
菏泽煤炭经济“寒冬”逆势增长
2014年销售商品煤同比增长19.6%全市煤企为地方财政贡献逾10亿元
本报讯 (记者 武 霈)昨天,牡丹晚报记者从全市煤炭工作会议上获悉,在全国煤炭市场持续低迷的形势下,我市煤炭经济实现了逆势增长。全市煤企全年销售商品煤1613.9万吨,同比增长19.6%;为地方财政贡献10.36亿元,同比增加1.51亿元。
市煤炭管理局局长刘启同说,2014年上半年,煤炭价格一路下跌,从年初的775.8元/吨逐渐降到610元/吨,与2011年相比下降了459.5元/吨,说明煤炭行业的“十年黄金期”已经过去。为应对行业“寒冬”,菏泽煤企加强管理、深化技改,从管理上、技术上、细节上“抠”效益。全年累计生产原煤1652.8万吨,销售1613.9万吨,实现销售收入86.5亿元,利税 (费)37.16亿元,利润13.76亿元,入库税费23.4亿元,均有明显增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入库税金前十名中就有3家煤炭企业,其中新巨龙能源公司以全年13.18亿元的总税额继续位列煤企之首。
2014年,我市实施了27个压煤村庄的搬迁工作,开工建设新村17个,其中4个已完成分房入住和旧村拆除。全年新增采煤塌陷地4200亩,补偿2.23亿元,治理投入7083万元。
2015年,我市计划生产原煤1725万吨,实现销售收入86.8亿元,利税(费)25.2亿元,完成入库税费18.9亿元。实施24个压煤村庄搬迁,其中郓城县10个、巨野县1个、单县13个。计划投入资金6800万元,治理采煤塌陷地3300亩。
市煤炭管理局局长刘启同说,2014年上半年,煤炭价格一路下跌,从年初的775.8元/吨逐渐降到610元/吨,与2011年相比下降了459.5元/吨,说明煤炭行业的“十年黄金期”已经过去。为应对行业“寒冬”,菏泽煤企加强管理、深化技改,从管理上、技术上、细节上“抠”效益。全年累计生产原煤1652.8万吨,销售1613.9万吨,实现销售收入86.5亿元,利税 (费)37.16亿元,利润13.76亿元,入库税费23.4亿元,均有明显增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入库税金前十名中就有3家煤炭企业,其中新巨龙能源公司以全年13.18亿元的总税额继续位列煤企之首。
2014年,我市实施了27个压煤村庄的搬迁工作,开工建设新村17个,其中4个已完成分房入住和旧村拆除。全年新增采煤塌陷地4200亩,补偿2.23亿元,治理投入7083万元。
2015年,我市计划生产原煤1725万吨,实现销售收入86.8亿元,利税(费)25.2亿元,完成入库税费18.9亿元。实施24个压煤村庄搬迁,其中郓城县10个、巨野县1个、单县13个。计划投入资金6800万元,治理采煤塌陷地330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