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5年12月25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13]

为即将逝去的岁月存照

□殷修亮
   校园里最后的三排平房在推土机隆隆的齁声中被夷为平地,一堆堆失魂落魄的残砖断瓦零乱得像震后的废墟……
   十七年前初到这所校园时,身心一下子就被她迷住了!
   一进大门,是一个半圆形的大花园,园内最显眼的是那两棵高高耸立的塔柏,它们真像学生作文里描写的 “两位英武、雄健的哨兵”一般,花园周围是一株株茂盛的月季花,它们从三四月份就开花,一直开到深秋时节,白色、黄色、红色、紫色的花朵在时光里争奇斗妍,装点着校园;花园里还有四棵美丽的芙蓉树,开花时节,灿烂一片,它扑朔迷离的枝叶和花朵,给人一种异国风景的情调。饭前、饭后和课外活动时,常有师生们在这里驻足观望。
   一行行高大、挺拔的白杨树映衬着一排排整整齐齐的教室,给人清新、素朴、庄重和肃穆之感;两条宽阔、笔直的甬路从花园两旁一直通到操场,甬路两边栽满了四季常绿的冬青,这些低矮的生命,与身边的白杨、平房构搭得错落有致,呈现着一种自然之美。
   更让人觉得温馨、朴质的是角角落落里那一块块被教师们收拾得平平整整、有眉有眼的菜地,这些来自乡间的教师们并不是想从泥土里获取多少生活中物质的东西,而是割舍不了积淀在生命里的浓浓的乡土情结。他们利用课余和周末,像老农一样,拾掇出一条条或宽或窄的畦子来,再细细地把每一块坷垃捏碎了,然后种上适时节的蔬菜,他们甚至在屋角下、围墙边都点种上豆角、丝瓜、葫芦,让那些绿色的生命在屋山、围墙上尽情泼洒。对土地的依恋对于从乡村长大的人们来说就是一种本能,也是一种难以割舍的乡土情结。
   校园中的这一行行花草树木、一畦畦蔬菜瓜果和几株零星点点的农作物,迎合着季节的脚步,一同更换着模样,让这所乡间中学充盈着浓浓的乡土气息和乡土情味。
   我知道,一年之后,在这片废墟之上将会耸立起一栋宿舍楼来,我们就可以告别拥挤狭小的院落和房舍,住进宽敞明亮的楼房里,整个校园就可以和这个时代同步而行了。但对于这处乡土了50多年的乡间中学所特有的朴素、自然、清新、浓郁的乡土气息,不能不承认我有着无限的留恋和深切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