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6年05月13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12]
书海心语

书卷多情似故人

□潘玉毅
   闲读范用先生编撰的 《买书琐记》,再对照自己的买书经历,甚感快慰。
   书中枚举了鲁迅、周作人、郁达夫、巴金等六十余位有“书癖”的人的买书故事和买书体悟,字里行间,他们或讲述自己在国内、国外买书的经历,或闲谈别人买书的轶事——觅书或者访书,买书或者淘书,都别有趣味。
   而我,作为后生读者,聆听前辈们买书的故事,跟着他们的足迹到北京、到苏州的街市,到英国、到法国的书摊,见识形形色色的书商,停留在那些现在仍在或已不在的书店和书摊,感受这里曾经发生过的喜或悲,也算得上是一件乐事。读到欣然处,不由抚掌而笑。
   生活中,大部分的人都读书或者都曾读书,其中有不少人想必也买过书甚至现在还在坚持买书。买书的滋味,八个字足可形容:手握书卷,倍觉情深。也许有人会说,现在电子书籍那么多,何必再买书,然而电脑上的图书纵然库存浩繁,又岂比得上一书在手的怡然自得;也许还有人会援引“书非借不能读”的名句,认为要看书借阅即可无需购买,但我觉得,借书是一种滋味,买书又是另一种滋味,并不能混同。
   买书的乐趣在于,即使我现在口袋里剩下的钱只够买一本书或吃一顿饭,而我宁可不吃饭也要省下钱来买书。因是来之不易,书于人而言,情同知己。这或许就是所谓的情结吧。
   买书是会上瘾的。我有一个朋友,月入过万,但他把大部分的钱都用于买书了,几年下来,已成习惯,书越买越多,有时候生活便有些拮据,乍看之下倒像个“穷人”了。但他乐此不疲。每每谈及他的藏书,逸兴遄飞,胸中笔墨令人咋舌,于这一点而言,他又是富有的。
   以前的读书人多半还有旧书情结。诚如黄裳先生所说:“找回长久失去的旧书,是一件快事。”在一个城市与另一个城市之间辗转,在一个书摊与另一个书摊之间徘徊,偶尔邂逅一本自己喜欢的古籍,他们一个个欣喜若狂,只恨不能载歌载舞,说与天下人知道。而我买书、读书都随自己一时之兴,并不是非得要什么珍本。有书可读,有闲钱买书,这日子便是幸福无匹的了。
   在《买书琐记》中,我最喜欢程树榛先生的《我的书摊儿情结》里的一段话:“我生平爱逛书摊儿,每到节假日或茶余饭后,总是要到家居附近的书摊儿瞅瞅,不管买还是不买,总要在书摊儿旁边转几圈儿,随手翻阅几本新出版的或陈列已久的旧书,然后走开,算是完成了一件必不可少的 ‘任务’;否则,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没着没落的。”这段文字,恰如其分地说出了爱书人的心声。记得小时候,除了上学和帮父母做农活,我很少出门,但每次出门必不会忘了去老街看看是否有摆摊卖书的人,遇到自己喜欢的,就用生活费换点书来读。这种习惯延续到现在,以至于妻子叫我去买小笼包,我都要乘隙去附近的书店张望两眼。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过日子不怕穷,怕只怕生活庸庸碌碌,不知不觉间便失去了买书的豪兴。愿生生世世书伴枕眠——以书为枕,料夜来应有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