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魅力牡丹区

下一版>

<上一版

日期:[2017年03月29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5]

胡集镇:“企业+贫困户”助力精准脱贫

□牡丹晚报记者 韩 波
   “现在我每月能领到1800元钱,以前咋也想不到家门口会有这样的好活啊。”牡丹区胡集镇今年62岁的贫困户陈令成,到江正食品公司看大门,在家门口就业实现了脱贫。
   位于牡丹区胡集镇的江正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速冻肉食品生产企业,年产值已达3亿元。创办者是牡丹区人大代表、“80后”李红飞。说起返乡创业的初衷,李红飞说:“在外飘荡多年,总想回家为乡亲们干点事。”去年以来,公司积极参与到脱贫攻坚战役中,根据贫困户群体的年龄结构、体质状况、技术掌握等情况,分别安置不同的岗位,确保贫困群众通过自己的劳动实现脱贫致富。
   李红飞介绍,目前江正公司拥有江正食品、尚尧农业、尚尧酒店三大经营实体,可提供就业岗位900余个,他们优先安排贫困人口就业,并制定相应优惠政策。该公司将有技术、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子女安置到生产车间就业,年工资在4万元左右;让年龄偏大、体质较弱的群众从事保洁、洗涮、看门等工作,年收入也都在2万元以上,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目标。
   针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江正公司还依托600余亩生产基地的尚尧农业,对贫困户“兜底外包”。以5亩为单位,将生产管理外包给贫苦群众,公司提供种、管、收等各个环节的生产技术、化肥农药等所有投资,贫困户只负责田间农作物的管理,1-2人即可管理5亩土地,兜底工资是每年1.5万元,如果管理得较好,公司还视其产量等情况给予奖励,最高可达3万元。去年,在公司基地参与外包的100余户中,有20余户实现了脱贫。
   按照公司规划,为保证脱贫的群众不再返贫,公司立足长远,未雨绸缪,成立了种植、养殖和农机三个农民合作社,将通过免费培训的方式,让困难群众掌握一技之长,具备“造血功能”,并采取“订单生产、保底工资、服务外包”等方式鼓励和吸引群众加入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