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7年03月29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5]
李村镇:创新思路助扶贫
本报讯 (通讯员 刘电青)牡丹区李村镇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立足资源优势,着力发展黄河旅游、生态养殖、高效农业等主导产业,做到了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取得显著成效。
大力实施养殖脱贫。通过养羊、养猪等实施扶贫,结合区扶贫办的“送羊还羔”滚动式扶贫,在杨镇、刘楼、王河圈通过采取“送羊还羔”模式,扶贫417户,并积极引导宋楼、刘楼、王河圈、梨园村着力打造生态养殖专业村。
大力培育产业脱贫。充分发挥鲁禾农业科技示范园成功案例,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由公司负责建设大棚,建成后承包给农户,公司负责育苗、技术指导、销售等,农民负责管理、采摘,农民按照比例提成,增加收入,实现脱贫致富。
帮扶贫困户就业促脱贫。李村镇针对规模以上企业用工需求拉清单子,按照用工类型针对扶贫户提供就业岗位。苏荷针织羊毛衫厂、腾跃电子、乡韵鲁锦、锦莆生态园、黄河生态园等企业充分吸纳贫困户家庭成员就业,目前已安置劳动力2000多人,人均增收2万元左右。
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促脱贫。该镇立足黄河旅游、商贸物流、新型材料、木材加工、生态养殖、高效农业等主导产业,努力做到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重点发展了大刘庄村板材加工、东李庄村葡萄采摘、西李庄村蔬菜瓜果种植、高李村黄河采摘园、油楼村紫菏香草观光四个专业村,已初具规模和成效,解决了2000多人的就业问题,促进贫困户脱贫。
大力实施养殖脱贫。通过养羊、养猪等实施扶贫,结合区扶贫办的“送羊还羔”滚动式扶贫,在杨镇、刘楼、王河圈通过采取“送羊还羔”模式,扶贫417户,并积极引导宋楼、刘楼、王河圈、梨园村着力打造生态养殖专业村。
大力培育产业脱贫。充分发挥鲁禾农业科技示范园成功案例,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由公司负责建设大棚,建成后承包给农户,公司负责育苗、技术指导、销售等,农民负责管理、采摘,农民按照比例提成,增加收入,实现脱贫致富。
帮扶贫困户就业促脱贫。李村镇针对规模以上企业用工需求拉清单子,按照用工类型针对扶贫户提供就业岗位。苏荷针织羊毛衫厂、腾跃电子、乡韵鲁锦、锦莆生态园、黄河生态园等企业充分吸纳贫困户家庭成员就业,目前已安置劳动力2000多人,人均增收2万元左右。
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促脱贫。该镇立足黄河旅游、商贸物流、新型材料、木材加工、生态养殖、高效农业等主导产业,努力做到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重点发展了大刘庄村板材加工、东李庄村葡萄采摘、西李庄村蔬菜瓜果种植、高李村黄河采摘园、油楼村紫菏香草观光四个专业村,已初具规模和成效,解决了2000多人的就业问题,促进贫困户脱贫。